(二)抓紧抓好新型后勤人才的培养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

①邓小平同志的话精辟论述了人才在战略上的高度重要性和培养人才的紧迫

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军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了许多得力的措施, 如大力加强院校建设,改革教育训练体制等,在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后勤干部的素质也有了显著提高。但实事求是地看,由于十年动乱,许多干部的知识结构仍存在先天不足,学历上去了,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却提高不多。尤其是新兴科学知识更为贫乏, 科盲的现象较为严重。我军后勤干部队伍的状况离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高技术战争是技术密集型战争,各种技术装备特别是高技术装备迅速增加,技术越来越复杂,后勤保障的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就要求培养新型的后勤人才,努力使后勤人员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 现代的指挥管理技能和组织实施综合保障的能力。因此,要提高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就必须抓紧抓好对新型后勤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速对我军新型后勤人才的培养,当前首先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即必须把培养人才置于后勤建设的首位。这是因为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人才的培养又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所需要的高级后勤人才,更不是靠突击培训就能造就的。它需要做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才培养置于后勤建设的首位,作为百年大计常抓不懈,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更新后勤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逐步解决人才缺乏和不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状况,以便切实搞好后勤现代化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装备的现代化相对于人才的现代化要容易得多,只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可以迅速实现装备的现代化,然而,人才的培养却需要较长的周期,其现代化的速度往往落后于装备现代化的速度。两伊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分别耗巨资从西方和原苏联购买了大量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在短期内便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军事力量。但是,由于国内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准备和军事工业基础,军队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状况使之无法驾驭这个用钱买来的“现代化”,结果作战中战役战术十分呆板,重型装备无法修理,飞机完好率只有 30~40%,双方现代化的陆海空军都患了“半身不遂症”,致使战争旷日持久,被西方耻笑为“外行军队进行的战争”。所以,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在装备发展之前,从现在起就着手为未来高技术战争培养顶用的后勤人才,有朝一日,我军的武器装备实现了现代化,人才的现代化与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就能够迅速实现有机的结合,我军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就会到来。

另一方面是大胆改革和实践,有效地培养新型后勤人才,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将是高度的“科技战”、智慧战、人才战。军队实力的强弱更多地依赖于信息。知识和智力,要抢占这个未来战争的制高点,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

① 《邓小平文选》,1983 年版,第 193 页。

教育训练,培养出一大批现代化的新型人才。当前,我军后勤人员存在的主要差距是文化程度低,专业水平低,一专多能的素质差,通才少,这些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我军向高技术进军的“拌脚石”。“拦路虎”。为了提高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必须通过大胆改革和实践,有效地培养出大批新型后勤人才。当前,在培养新型后勤人才方面应该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提高后勤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近年来,我军入伍新兵中高中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据某部调查,仅占入伍新兵的 30%左右;后勤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的比例也比较低,而美军各军种目前每年入伍新兵中高中生占 91%以上,空军中高达 99%;军官中 97%以上的人员达到了大学水平, 其中有学位的占 89%。这说明我军干部战士的文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与未来战争的要求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比以往要快得多, 有人统计,当今世界每隔 7~10 年,知识总量就要翻一番。另据外军测定, 一名训练有素的军事指挥员,要想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每年必须更新知识6~10%,否则,在 10~15 年内就会变成完全的外行,因此,在提高我军干部战士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问题上,我们要有紧迫感,应采取多种具体措施来加强这一工作。

一一例如在征招新兵时,应将高中生的比例保持在一定水平上,新兵分配时,应适当照顾后勤专业的特点,多分配文化程度较高的新兵;再就是要抓好干部战士的科学文化补习;还有军官的选拔和提升要同院校训练密切挂钩,同级军官必须经过同级院校的培养才能选拔使用等。

其次,要更新后勤训练的内容。为此,要深入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方针。把后勤训练的起点放在世界军事科学最新起跑线上,使我军后勤训练的内容始终保持先进性和一定的提前量。这就需要把科研和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目光引向世界军事科学的最前沿,面向新知识和新技术,面向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准,面向高技术战争所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技术更新后勤训练的内容,紧紧围绕现代战略后勤学、战役后勤学等先进的军事后勤理论开展后勤训练,使训练内容跟上高技术战争的步伐。这样才能彻底改变我军后勤训练知识面窄、起点低。部队训练长期处于低级循环的状态,彻底改变院校训练的主要课题基本上属于 50 年代常规战争后勤保障的老模式。

再次,要建立起更为科学的培训体系。要想尽快培养和造就适应高技术战争的新型后勤人才,就必须建立起适应人才成长的科学的培训体系。针对我军后勤训练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做好下述几项改革:1、要使后勤训练机构更加完善配套,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院校训练体系, 重点是加强初级指挥勤务院校的建设,改变有些专业只有中、高级院校而没有初级院校的头重脚轻的状况,使指挥勤务院校形成初、中、高三级相互衔接的宝塔型结构,才能较好地符合人才生长的基本规律。同时,还要根据部队后勤训练的实际需要,建立稳定的轮训机构,尽快改善在职训练条件,以便为有效地培养后勤通才建立合理的训练阶梯。2,理顺培训。轮训和在职训练的关系。要改变后勤训练上下一般粗的弊端,就必须理顺上下级院校训练、院校训练与部队在职训练、院校培训与轮训的关系,正确区分各级和各种形式训练的任务、要求、内容和目标,使院校系统训练、专题训练和部队整体

训练既有统一的宗旨和内在的联系,又保持协调一致,从而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3、坚持粑系统培训作为后勤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重点是加强对干部的系统培训。根据各类干部所在职位的需要,各类后勤干部在任职前都应分别进入不同层次的院校培训,以更新、补充知识。改革现行的院校毕业学员的任免制度,改变由部队任免为部队和院校共同任兔,改变院校培训与部队使用脱节的现象,院校培训合格者才能进入相应的岗位任职,2~3 年后再选送工作优秀者进入高一级院校深造,合格者再到部队任职,这样, 就可以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才能为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储备顶用的后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