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和利用一切条件,把我军的后勤装备搞上去

什么样的战争要求有什么样的后勤保障。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不但“车轮滚滚”、“人背马驮”的保障方式已经远远过时,就是近代的以机械动力为主的保障方式也不能较好地满足高技术战争的需要了。要使后勤保障与高技术战争的要求相适应,就必须建设一支以高技术后勤装备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后勤保障队伍。

我军后勤装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科研的发展,各种技术装备正在向现代化、系列化发展。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军队的后勤装备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就是与我军的作战装备相比,也落后若干年。这种作战技术装备腿长,后勤技术装备腿短的局面,使我军本来就比较落后的作战技术装备的整体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即使我军装备了一些新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

①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310 页。

此,加速研制和发展后勤高技术装备,不仅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所谓高技术后勤装备,是指与高技术作战装备相适应的,以当今科学技术最前沿的新技术群,如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等为基础,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后勤技术装备,如多功能越野运输车,高性能野战抢救。抢修车,先进的空中加油机,先进的远程重型运输机,复合直升机,后勤指挥自动化系统,后勤智能机器人等。这些装备对保障高技术战争中军队作战行动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海湾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十分艰巨的集结任务,并使作战行动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军的高技术后勤装备。当时为了保障部队的紧急机动和远离本土作战,美军共出动了近千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运输机和几百艘运载量大、航速高达 30 节以上的大型运输

船只;为了保障航母编队在海上航行和作战的需要,为每个航母群配属了 2

—3 艘 5—10 万吨的大型后勤补给船;为增大作战飞机的航程,出动了几百架先进的加油机;力解决沙漠运输补给困难,还为每个地面师配属了 120~ 180 架各型运输直升机;为解决伤贝的快速救治与后送,建立了由集装箱组

成的野战医院。由两艘各 1000 张床位的医院船和由银河式飞机改装的空中医院相结合的立体医疗保障体系;为保障作战需要,同时又减少战场物资库存量,陆海空三军都建立了电脑物资补给系统,使空军 95%的后勤补给工作实现了无人操作,庞大的高技术后勤保障队伍为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取得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难怪使“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这句名言,成了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的口头掸。

发展我军的高技术后勤装备,既要看到高技术战争对后勤技术装备提出的新要求,努力使后勤装备的发展与高技术战争的要求相适应,又要坚持从我们的国情军情出发,不能盲目地与发达国家比数量、比质量和照搬照套外国的做法。因此,发展我军的高技术后勤装备应遵循一些正确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5 个方面:一是根据我国我军的实际,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强大,国家还不可能拿出很多钱用于军队建设的情况下,只能量力而行, 采取多研制、少生产的方针,努力搞好技术储备,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二是后勤装备的发展要与我军的战略方针相一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情况下,我军主要是立足于打赢局部战争和应付突发事件,因此,必须重点研制和发展适应局部战争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所需要的高技术后勤装备。三是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做到先进性与经济性相一致。后勤装备相对作战装备而言,军民兼容的范围更广,所以在研制后勤技术装备时,要重视将民用技术成果转化为军用产品,减少研制和开发费用, 此外还要按照商品经济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和经济核算,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四是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我军是一支大国的军队, 所需装备的数量大、型号多,最先进的装备既买不到,也买不起。因此,还是要立足国内,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的后勤装备。五要重视挖潜提高,抓好对现有装备的技术改造,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力改进现有装备的技术性能,提高现有后勤装备的保障能力。

对如何加速我军高技术后勤装备的研制和开发问题,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应该采取以下几项全局性措施。

一是要充分利用高技术后勤装备军民两用性强的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力量,降低和减少研制与开发的费用。资金不足是世界各国在高技术开发中所遇到的一个共同性的难题。对于我军来说,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我军每年的预算经费只相当于美国一支舰队的经费,就是这点有限的经费也只有 1/3 左右用于装备建设,而其中用于后勤装备建设的经费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广开思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来突破经费不足这一难题。首先可以考虑利用高技术后勤装备本身军民兼容性强这一特点。由于后勤技术装备本身就比作战技术装备的军民兼容性强,如一些飞机、船舶、车辆等等,既是民用品,也可在战时力部队服务。这就可以将高技术后勤装备的关键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广泛地同地方的科研力量展开合作。为此,可考虑采用以下儿种形式同地方合作,1、凡是国家已立项开发的适宜于我军后勤的高技术项目,我们可采用”拿来主义”的办法,通过有偿或无偿转让,使之为后勤建设眼务。2、对军地都需要而双方又都无力单独开发的高技术项目,可采用由政府牵头或“自由恋爱”的方式,双方按比例各投入一定的资金共同开发;也可采用一方出资金,一方出技术、出设备等互通有无的灵活方式,实现技术的共享,3。通过生产民品,为军用高技术的开发筹集资金。要充分利用我军科研和生产单位存在的大量剩余生产能力,开发和生产民用产品。问时要规定,这些单位必须把一定比例的生产收益用于军用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这样,既增加了开发军用高技术的费用,又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二是变我军后勤技术装备研制中的“各自为战”为“合成作战”,减少因重复研究所造成的浪费,现代科研活动的突出特点是整体协调,分工合作, 协力攻关。在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群体的作用更为重要,现代高科技的绝大部分成果,都是众多科技人员协作攻关的结果。协作攻关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又可以大大节约研究费用。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 我军后勤科研和生产部门,各自为战的现象还很普遍,有的甚至隔行如隔山。一方面深感科技人员和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进行重复研究。为此,应尽快制订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发展规划和装备系列标准, 井按专业科研机构、院校和部队三个层次区分力量和任务,扩大横向联系和信息交流,组织攻关和协作,充分发挥各研究层次的作用,避免重复和浪费, 提高研究和开发的效率和效益,力求走出一条适合我军情况的高技术后勤装备的发展道路。

三是加速后勤装备的“软件”开发,建立合理的技术储备。所谓后勤装备的“软件”开发,是指以较少的投资,对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研制、论证和试用,掌握其技术特点,为全面发展先进的后勤装备从技术上做好准备。“软件”开发先行,实行合理的技术储备已成为一些国家发展技术装备的一条重要原则,如美国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就说过:“对美国最理想的情况是, 在保险柜里总有一些比我们的强大对手先进几十年的武器蓝图。”对于我军来说,急于装备先进的“硬件”,必然影响国家经济建设,最终还将影响国防建设,造成欲速则不达。而大力开发“软件”,既可以积蓄装备发展所必须的先进技术,又可以减少投资,既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又符合现代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比较快的发展规律。即使 2000 年以后,我国经济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国防预算有了一定增加,但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后勤装备建设仍需坚持走“软件”

开发之路。这佯可以把有限的研制费用用在重点急需的项目上,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军事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