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军事技术的进步直接改变着战争的作战形式

战争是敌对双方武装力量的对抗,军事技术的进步必然要在新的作战形式等方面反映出来。作战形式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不断变迁。

我国的奴隶社会,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广阔的平原,便于车辆运行, 车辆是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畜牧业和驯养技术不断提高,为驾车提供了良好的驯马;大规模的狩猎经济和发达的狩猎技术、驭车技术,为把车辆用于

战争提供了条件。二马战车和四马战车的冲杀,成为兼并战争的主要的作战形式。在世界战争史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也都曾用过两马挽曳的战车。《尚书·牧誓》中说:“武王以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受(纣)战于牧之野”。公元前 632 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出动战车 700 乘。公元前 207 年

大棘之战,郑国缴获宋国的战车 460 乘,表明了车战这种形式的普遍性。

到春秋时期,有的战场上的士兵逐渐放弃战车,徒步行动。公元前 541 年,晋国荀吴在太原(今太原市北)与狄人作战,由于地形险扼,不利于车战,于是就采用魏舒的建议,把五乘战车的甲士编成三伍步兵,放弃车战, 改为步战,结果打败了敌人。这是我国战争史上第一个步兵大方阵。古希腊多利亚人的后裔斯巴达人在奴隶社会末期创立了一个步兵大方阵,它有一个纵深的横队,前列是装甲齐全的重装步兵,后儿列是装备简单的奴隶所组成的轻装步兵,叫做多利亚方阵。魏舒方阵和多利亚方阵表明,以车战为主的作战形式已逐渐向以步兵为主的作战形式过渡。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铜、铁的冶炼技术不断得到改进,价廉而锋利的铁兵器逐渐装备部队。从物质上提高了步卒的战斗能力。战国末期,战争极为频繁,战争双方攻城、守城、奇袭、夜袭等特种战斗增多,步兵的作用日益突出,步战逐渐代替车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公元前 478 年,吴越笠泽之战,越军不仅两翼佯攻的“句卒”是步兵,中央主力——越王勾践的禁卫军,也是由“私卒君子六千人”组成的步兵部队。

汉、唐两代是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军事上“开疆拓土”的鼎盛时期。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马匹的数量和质量普遍提高,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增强。由于骑兵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剧烈的冲击力,在战争中常常执行迂回、包围、奇袭、侧击等出奇制胜的任务。汉匈百年大战中的大骑兵集团, 魏晋、南北朝到隋的重装甲骑兵,唐代的轻骑兵,都是战场上的主要打击力量。步骑结合的冲杀成为冷兵器时期的主要作战形式。汉光武在其开国战争中,就是因渔洋二郡之精骑及铜马之众而削平群雄,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亲率精骑数千去鸟巢烧粮,都是依靠骑兵的冲杀。

随着火药的发明和机器工业的发展,军事技术跃出了冷兵器时期,新式枪炮逐渐代替了大刀长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远东战役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坦克对阵冲杀。步兵与装甲战车相配合的较量,坦克集群的冲杀, 炮火压制与反压制、坦克与反坦克、空袭与反空袭的激烈对抗,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种主要作战形式。

核武器的研制和使用,是军事技术发展的一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核竞争、核威慑的阴影笼罩着局部战争。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多次酝酿对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使甲核武器。美军侵越战争期间,尼克松总统曾在军界领导人的建议下,考虑过使用核弹轰炸越南的一个重要堤坝,以挽救军事上的不利态势。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内阁曾通过了在局势不利时使用核武器的决议。为此,以色列还组装了 13 枚核弹,并进入了实战准备。尽管上述局部战争最终未能使用核武器,但高悬核威慑之剑的局部战争已成为人类战争的一种特殊形式。

当今世界,军事技术已进入了研制高技术兵器的重要时期。战争已不再是一成不变地始终同当面之敌直接交战,而是空地一体、海地一体、乃至天

(太空)地一体的立体化搏斗。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首先以各种电子战飞

机实施干扰,压制对方的防空系统;然后,近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和“哈姆”式反雷达导弹一起射向目标;紧接着,几千架性能先进的飞机向预定目标投下了大量炸弹⋯⋯,从中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崭新的战争样式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