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军事人才的培养重点

高技术战争对军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造就大批能赢得高技术战争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唯一的办法是狠抓军事人才的训练培养。世界各军事大国都十分重视这一点。从训练量上就能略见一斑:美军各级部队年度训练时间为 1700 小时,前苏军为 1800 小时,前联邦德国军队为 1920 小时。高技术战争的集约程度空前提高,要求对军事人才的培养的集约化程度也要相应提高,更需要提高培养效率,在训练时间,强度不减少的情况下, 突出培养重点,使对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事人才的培养更见成效。具体来说: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应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对军事人才政治素质的培养。对于军事人才来说,政治素质是根本的,不仅在过去任何一种种战争形态下是这样,而且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更是这样。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事人才仅仅有最佳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优良的政治素质,这是根本的、第一位的。因为,高技术战争的政治性更为鲜明。这就要求军事人才首先必须通晓政治、懂得政治与军事的关系,坚定地为政治服务。前苏军认为:“一些国家和国家集团将力图以局部战争方式解决激化的分歧与矛盾,并以此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和战略目的。”因此,苏军在培养军官过程中,十分注重就高技术战争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当前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教育。美军也认为:“低强度冲突是一场有限的政治军事斗争,旨在达成政治、社会、经济或心理的

目的。”其近期所发动的一系列高技术战争都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因此,美军西点军校的教育计划中就特别强调将来的军官不应该是单纯的军事军官, 而应当是军事政治军官。我军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军队,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历来重视并把培养和提高军事人才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一贯强调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使军事斗争服从政治全局的需要。高技术战争条件,更应坚持和发场这一优良培养传统。因为, 高技术战争激烈复杂,对军事人才政治上的考验要比以往任何战争形态下严格的多,只有达到政治上合格这一基本要求,才能谈及提高人才的其他素质, 形成的巨大的战斗力。为此,我军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培养军事人才,首先必须对军事人才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要使我军在高技术战争中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必须使全军人员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这就需要在军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加强对其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灌输,打牢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其次,必须对军事人才进行传统教育。加强传统教育是我军政治教育的特殊要求,也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培养军事人才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重要措施。我军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无产阶级军队在长期的战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反映了我军的本质,是我军最重要的政治优势。高技术战争丝毫不会改变这一支部队的性质,只有加强传统教育,才能确保我军的优良传统延续下去,并在高技术战争中形成巨大的力量。再次,必须对军事人才进行经常性的政治培养。军事人才的政治素质的养成是靠平时不断教育和磨练而成的。特别是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政治风云变幻剧烈,军事人才的思想起伏会比较大,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经常的政治思想工作,不断给其增添新的养份,才会使他们保持思想稳定,保持旺盛的斗志,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

第二,突出对军事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战争是一种人与人的对抗活动, 自始至终敌对双方都有心理的抗衡。古往今来,任何战争无不与心理交战有关,凡是有成就的军队,其在心理上都是优于其对手的。特别是进入高技术战争阶段,各国军队对军人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对军事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投入了更大的力量,使己方官兵以优良的心理素质,胜任繁重、艰苦的作战任务。培养军事人才具有较强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培养军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次海湾战争,既是对作战双方综合军事实力的考验,更是对双方军人,特别是高级指挥官心理素质的检验。双方心理对攻的空前激烈和紧张纷呈,要求双方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加以承受。作战当中,美伊对阵双方都是你攻我的心理要害,我攻你的心理弱点。如伊拉克进占科威特后,美国为迫使其撤军率先向海湾调集兵力对伊施加心理压力, 而伊则顶住压力,加速占领科威特并挥师对进,给美国还以颜色,可以说双方当时的心理承受力都是相当强的,最终只有靠武力解决问题,目前,我军必须紧密结合政治训练、军事训练和军队管理的实际,广泛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强化心理训练内容,培养我军官兵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增强对高技术战争的心理适应能力。具体来讲,首先,要在全军上下建立起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高技术战争具有情况突然,来得快,准备时间短促,决战性强,要求高等特点,容易形成强烈的刺激,往往使人猝不及防, 产生惊慌失措等一系列消极心理状态,迸而骤然削弱部队战斗力。第四次中

东战争,由于以军战前心理准备不足,被埃军打得措手不及,巴列夫防线一被突破,其一线部队的作战能力便迅速瓦解,使整个军队在战争初期陷入不知所措、无能为力的险境。这就要求我军注意心理素质培养,达到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一但战争爆发,做到思想转变快、心理适应快、行动反应快, 迅速夺取战争主动权。其次,培养以劣胜优的作战心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历来是我军的优良传统,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我军同发达国家的军队相比,在主要武器装备上,特别是质量上还处于劣势,这就要求全体指战员牢固树立立足现有装备,以劣胜优的决心和信心,决不能存在怀疑、动摇和缺乏信心等消极心理反应。要以坚强的心理品质,消除劣势装备在高技术战争中无所作为的消极影响,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使现有武器装备发挥最大效能。再次,培养坚强的战时心理承受能力。高技术战争战场是一个充满强烈震撼性、巨大破坏性和异常残酷性的特殊环境,极易引发军人的心理动荡,使之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马岛战争中,英军凭借技术上的恫吓,在古斯格林 1300 名阿军向 450 名英军投降,在斯坦利

港 11000 名守军向 4000 余名英军缴械。为使我军在高技术战争中,适应空前惨烈的状况,保持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稳定的情绪和敏锐的思维,就必须加强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三,突出科技素质的培养。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成为军队综合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军队不再以自然状况(包括人的体力)、武器装备的数量作为衡量战斗力的标准,而是以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和手段作为衡量标准。只有在丰厚的文化土壤上,才有可能生长出现代军人所必需的各方面的优良索质。培养军事人才具有良好的科技素质是摆在各国军队面前一个突出而紧迫的任务。高技术战争比以往战争所最突出的不同点就在于:它是知识密集型战争。首先,知识和信息成为高技术战争的重要资源, 而这一资源是可生可长的,对其利用和开发的程度,同掌握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近期发生的儿场高技术战争已充分说明:谁掌握了战场的知识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强,谁就占据优势,就能够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信息和知识已成为决定高技术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军人的作战行动也日趋科学、规范化,对抗也逐步高科技化,战争必须是由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军事人才来承担。其次,高技术战争战场的高度复杂、迅速变化性,要求军事人才的知识结构向多样化、网络化、立体化的综合方向发展,素质结构具备整体的敏感性、灵活性及高度的机动性,能力必需集创造、自我学习、自组织与现代表达(语言、数理符号、逻辑语言)能力于一身。这些都难以离开对军事人才科技素质培养的基础。再次,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将既给军事人才的行动带来许多便利,又会给军事人才提出更加复杂、更加繁重、更加深刻、更加关键的新的思维难题,这就亟需大批的具有高度科技素质的智能型军事人才。当今问巴发达国家官兵队伍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有很大比重,军官必须是既有丰富军事知识,又具有很高的科技素质。科技素质低下,是绝不会在高技术战争中取胜的。海湾战争中,美伊双方不仅在武器装备上存在以优胜劣,而且在官兵的科技素质上也存在以优胜劣。参战美军军官 98%是大学生,士兵都是高中生。伊拉克官兵则有近一半是文盲。可以预见,高技术战争中,不仅文盲、半文盲不会有立足之地,就是“科技盲”也难有容身之地。因此,我军在当今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尤其要增强科技强军意识,注意培养大批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军事人

才,以提高整个军队的科技素质,适应高技术战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