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军用核技术的发展

20 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出现,揭开了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核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使军事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905 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提出了质能关系式 E=MC2,从理论上预示了原子能的巨大蕴藏。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后来又提炼做出放射性元素;意大利科学家昂利可·费密采用中子轰击各种元素,产生了大量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938 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施特拉斯曼在进行用中子轰击铀的实验时,发现轰击后产生的物质具有钡的全部化学特征。奥地利物理学家丽丝·梅特纳和他的侄子弗里什大胆打破了传统观念,明确作出了铀核裂变的结论,约里奥——居里等人很快又在实验中得到证实,预示了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可能性。这些揭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序幕的优异科研成果很快得到军事界的青睐。1939 年 4 月 24 日,正当世界大战的阴霾笼罩人类社会的时候,德国汉堡大学的哈特克博士写信给德国陆军部,建议将核裂变技术用于军事目的,研制核炸弹。他在信中说:“我们冒昧地请您们注意在核物理方面的最新发展。我们认为这些发展将使人们可能制造出一种威力比现在的炸弹大许多倍的炸弹。⋯⋯首先利用这种炸弹的国家就具一种超过其它国家的无比的优越性。”①1939 年 10 月 11 日,罗斯福总统采纳了爱因斯坦等人的建议,决定成立一个铀顾问委员会来研究核技术的军事应用问题。1942 年 8 月 11 日,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宣布成立执行核计划的新管区时,正式采用“曼哈顿工程”的名称。从此,美国在英国和

① [美]莱施利·格罗夫斯:《现在可以说了》,中文版第 200 页。

加拿大的合作下,全面开展了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大规模原子能开发应用工作。为了争取时间,“曼哈顿工程区”不惜工本,边建设边研究,建造了电磁分离法、热扩散法、气体扩散法等三种方法来分离裂变材料铀的工厂, 联合生产可供制造原子弹的高浓铀;建造了三座石墨水冷生产堆和一个后处理厂,生产另一种裂变材料钚。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展,研制原子弹的工作逐步加快,理论物理、实验技术、数学、辐射化学、冶金、爆炸工程、精密测量等各方面的专家纷纷集中到“曼哈顿工程”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的许多实验室都为该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协同攻关。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在 1945 年 7 月 16 日试验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1945 年 8 月

6 日,人类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了。3 天以后,美国又在日本的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军事技术从此跨进了“核门槛”,核技术与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和苏联抓紧进行氢弹和军用核动力船舶的研究,大力发展军用核技术。1952 年 11 月 1 日,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

1953 年,苏联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此,军事技术又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法国、中国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相继掌握了军用核技术。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开始研制以氘氚混合物为主要原料的中子弹,这是一种利用核裂变反应和核聚变反应提高中子射线产额的特殊技术,主要利用快中子流对人员,包括对位于坦克、装甲车、掩蔽所等的人员起主要杀伤作用;同时发展研制小当量核弹药的技术。随着核武器制造技术的提高,核弹品种也从航弹、导弹发展到原子炮弹、原子地雷、原子鱼雷等。

70 年代以来,核技术进一步发展,不仅使原子弹和氢弹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进,还在中子弹的技术上出现了加强冲击波弹、“二元”核弹;运载手段进一步改进,陆基导弹从固定式地下井发射发展到机动发射,分导弹头数量增加到 10 个以上;命中精度也不断提高。目前,一些国家掌握的核武器可以

根据袭击目标的需要,选择不同设计当量,命中精度一般在 300 米以内,有

的导弹命中精度已达到 10—30 米,通过“卫星导航系统”甚至可以达到几米以内。天基反导弹系统的出现,使核武器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实战能力进一步提高。80 年代以来,苏、美还掌握了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核武器技术, 形成了包括弹道核导弹、巡航核导弹、防空核导弹、反导弹核导弹、反潜核火箭、核航弹、核炮弹、深水核炸弹、核地雷等多种核武器系统。

这一阶段,军用核技术在激烈竞争中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军用核技术在军事战略和国防上所处的特殊地位,美国和原苏联都不能容忍对方在某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一旦在某项技术上失去优势,就使出浑身解数展开竞争。氢弹的爆炸,中子弹技术的发展,无不投下了激烈竞争的阴影,这种竞争也推动了核技术的发展。其次,尖端技术上的集体攻关,加快了军用核技术的发展,核爆炸技术,火箭技术,巡航导弹技术,潜射导弹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制导技术,都是集中了众多优秀的科学家集体攻关取得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