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订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决心在下个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加速我国的发展,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我国非常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有了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才能集中力量、聚精会神地搞改革和建设。在过去的冷战时代,世界处于战争边沿状态,在我们国家的周围,50 年代爆发了朝鲜战争,60 年代爆发了越南战争,我国的海峡两岸也一直处在紧张状态。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党和政府始终有一种战争迫近的感觉,不能不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备战的问题上,也不能不把很多财力、物力用在国防和外援上,整个经济建设的布局,也立足于准备打仗,搞一、二、三线。再加上我们的国内政策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发生了象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这就使我国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国内政策上,实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但如果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仍然不能集中力量进行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国家的发展仍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基于这种考虑,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重新分析了国际形势,认为世界战争的危险虽依然存在,但不是不可避免,我们至少可以争取几十年的和平建设时间,从这种判断出发,我们决心一心一意搞建设,大幅度地减少国防和军费开支,大规模地减裁军队和军事机构,在 1985

年宣布减裁军队 100 万,而且实行军转民的方针,利用军队的科研力量和生产能力,生产民用产品,在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与此同时,我们调整了国民经济建设布局,重点发展经济和技术基础雄厚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用东部的发展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把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于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等等。所有这些都大大加速了我国的社会发展。

第二,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发展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往来,广泛吸收外国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等,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一个国家要迅速发展,必须积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往来,吸收和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何况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需要实行对外开放来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及科学文化知识。而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条件,是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正是利用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实行全

方位的对外开放,大量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前 29 年的速度,也远远高于世界各国经济的

平均增长速度。据统计,从 1979 年到 1991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增长率为 8.6%的速度向前发展;工业年均增长 12.2%,高出世界年均增长水平近 10 个百分点;农业年均增长 5.9%,高出世界年均增长水平 4 个百分点;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5%,高出世界年均增长水平 6 个百分点。在这 13 年里,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 31.4 倍。1992 年初邓小平同志视

察南方讲话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到 1993 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 13.4%,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