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攀登三座高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规定的奋斗目标。这个集中反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奋斗目标,作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标志,就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的战略目标。

为了选择和确定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党和人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1945 年,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 毛泽东指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全国解放以后,1954 年 9 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要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1957 年 2 月,毛泽东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 年,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致使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能够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延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通过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他强调指出,振兴中华民族,加快发展经济,

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要特别注意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此同时, 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还说,我们的国内政策,最重大的有两条, 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党明确地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可以把它比喻为攀登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民主这三座高峰。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不是轻而易举的。正如有的同志所说,攀登这样的三座高峰,没有空中索道,可以稳坐缆索悠然而上;也没有盘山公路,可以乘着汽车盘旋而达;也没有一级一级的台阶,可以举足拾级而登。从“一穷二白”的山脚登上三座高峰的道路,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开拓。然而,唯其如此,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行长期的坚韧不拔的奋斗;唯其如此, 我们行将建设起来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才具有更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更强大的历史活力和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