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在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中,发展是核心。在两极世界格局终结后,由于军事因素的作用下降,经济因素作用的上升,发展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邓小平同志指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10]世界经济的发展完全证实了邓小平同志的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但由于占世界人口 3/4 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购买力还低,没有形成吸收商品的重要市场,所以世界商品、资金、技术流动,基本上是在发达国家范围内兜圈子,使世界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现在的状况是,发达国家为商品、资金、技术找不到能够增值赚钱的市场而发愁,经济被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所困扰;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为找不到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而发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发达国家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如何加强合作,以求解决南北之间贫富差距。这是国际舞台上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桥梁,中国的发展,对于解决世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是世界一个巨大的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资金、技术和商品的容量越来越大,在帮助发达国家克服经济衰退和失业方面将起重要作用。按照西方国家每出口 5 亿美元可安置 1 万人就业的标准计,

中国到 2000 年可以进口一万亿美元的设备,这就可以为西方国家创造 2000 万人的就业机会。这对承受高失业率压力的发达国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一是资金、技术、商品的流动冲破了仅仅在发达国家兜圈子的限制,为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开辟了道路;二是减少了发达国家之间为争夺市场而日益激化的贸易摩擦,使世界经济协调有序地发展。当然,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不仅进口要增加,出口也会相应的增加。这样也会产生互相竞争。但是,由于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总体上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 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生产高档商品较多,而中国技术水平较低,生产中低档商品较多,在世界市场上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第二,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从 70 年代以来,东亚地区一直是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1990 年以来,西方国家爆发了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世界经济不景气,而东亚地区则不同。1993 年全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仅略高于 1%,而东亚地区(除日本以外)仍保持 8%的高增长率。东亚地区的经济所以能够高速增长,同中国经济在 1992、1993 两年连续高速增长分不开。1993 年中日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 300 亿美元,中韩之间贸易额超过了 100 亿美元,大陆与香港、台湾的贸易额分别超过了 250 亿美元和 110 亿美元,中国同东亚其他国家的贸易额也有很大增长,1994 年第一季度,中国不仅是东亚地区的重要市场,也是东亚地区投资的重要场所,中国引进的外贸,东亚地区占 80%以上。一些西方舆论为了挑拨中国与东亚国家之间的

关系,硬说中国的发展影响了外贸向东亚其他国家的流动。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一是,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引进外资项目的重点也不同,不会影响外资向其他国家流入;二是,竞争也是种动力,在引进外资方面通过平等竞争,可以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使东亚地区的经济更加充满活力。

第三,中国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 综合国力的增强,不仅可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物质援助,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国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有不少相似之处,中国发展民族经济、摆脱贫困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的发展和强大, 不仅为占世界 3/4 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趟出了一条摆脱贫困的发展道路,而且为世界资本的流动冲破发达国家的狭隘界限,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良性循环架起了一栋桥梁。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作者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注释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64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78 页。

  3.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第一版,第 32 卷,第 303 页。

  4. 《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548 页。

  5.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60 页。

  6.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17 页。

  7.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91 页。

  8.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90 页。

  9.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 页。

  10.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