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整对外关系的大政策

邓小平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 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25]那么,我国的对外政策有哪些相应的调整变化呢?

(一)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们调整了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所以,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26]这样的对外政策有多层含义,略述如下:

首先,独立自主是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周恩来制订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和根本政策。周恩来说:“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 [27]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这个立场,强调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必须把“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28] 邓小平指责西方一些国家推行”人权外交”,妄想损害我国的根本利益,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又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29]所以,我们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又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政策。

其次,实行不结盟、不打牌。建国初期,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以军事遏制、经济封锁来孤立新中国:对此,我们实行了同苏联结盟的“一边倒” 政策。60 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这种结盟实际上不复存在。以后, 我们确立了一条原则,同任何国家即使关系再好,也不结盟。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30]因为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不支持它们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不受制于人,就能更有利于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70 年代初,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邓小平指出:在过去人们称之为美、苏、中政治“大三角”中,我们不再靠近谁,针对谁,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改善了同美国、同苏联的关系。但是,“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31]中国不把自己绑在美国战车上,也不把自己绑在苏联战车上,总之,“我们不能坐到别人的车子上去。”[32]这样的做法并不等于中国没有自己的明确立场,我们一再申明“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33]

(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独立自主、不结盟、不打牌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意味着对外关系的无所作为。邓小平说,中国“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4]邓小平倡导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的是,结束两个或一个超级大国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宰世界的不公正不平等的局面,创立一个政治平等,经济繁荣的新秩序。

处理国际政治、经济事务的准则是,国家不分大小、穷富、强弱都一律平等,穷国通过发展走向富裕,富国也有所发展;在经济关系上遵循平等互利、等价交换原则,开展贸易和合作,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同认识处理国际关系的最好方式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说,处理国际关系“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5]

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是,通过谈判和平合理地解决争端,反对诉诸武力, 反对用战争手段侵入和压迫别国服从自己的意志。邓小平说:“世界上有许

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 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 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36]于是,邓小平倡导“一国两制”来解决中英之间的历史争端,使香港主权回归中国,这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范例。

在国际新秩序中的世界格局是,在力量对比基础上要形成相对稳定的新的国际结构。旧的世界格局是 1945 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所确立

的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它经历 40 多年,由于苏联解体被打破了。新的格局是怎么样呢?邓小平指出:“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37]现在是处于新;日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力量失衡,局势动荡,地区性冲突愈烈,中东、巴尔干的热战愈炽。海湾一战,以“美国领导”为旗帜的世界新秩序正式出台。由于美国自身的“衰落”, 世界人民的警惕,连美国国内有识之士对这种新秩序也不以为然。现在,对新的世界格局有多种说法,一种是所谓“一三五七”,即美国一个超级大国, 美俄中三角关系,美、欧、日、俄、中五极,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另一种是所谓“一点两面三制”,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两个超级军事大国美俄,不同范围的四个三角形结构:政治上美俄中三角,经济上美欧日三角,在欧洲地区美俄西欧三角,在亚大地区美中日三角。邓小平说:“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38]

(三)建立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我国在 50 年代倡导并一贯遵循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新时期,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这个准则,并使它具有如下层次的内容:

  1. 建立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由于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两重身份,第三世界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邓小平说:“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39]这是一个根本国策。

  2. 恢复和发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我国调整和改善了同美国、日本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邓小平说: “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40]

  3. 恢复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60 年代初,由于中苏两党意识形态的大论战,导致我国同苏东一些国家以及共产党的关系发生破裂。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先后同苏东一些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和党际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发展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准则。

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一切政党的友好合作关系。为此,我们党倡导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 同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政党建立和发展党际关系,对党与党之间遗留的历史问题,采取“一风吹”,不纠缠旧 帐,不搞争论的做法。因此,我们党先后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共 产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恢复和建立了关系。

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为主题的时代,邓小平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41]世界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就为提出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是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注释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6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07 页。

  3.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10 页。

  4.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417 页。

  5.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50 页。

  6.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57 页。[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64

    页。

[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 83 页。[9]《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82—383 页。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27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96 页。[1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05

    页。

[13] 、[1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04 页。[1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05 页。

[15]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56 页。[16]《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27 页。[1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27 页。[18]《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02 页。

[19]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06 页。[20]《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82 页。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10 月第 1 版,第 43 页。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33 页。[2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83 页。[2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44 页。[25]《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26 页。[26]《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28 页。[27]《周恩来选集》上卷,第 321 页。[28]《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48 页。[29]《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 页。

[30]、[31]《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57 页。

[3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56 页。[33]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第 56 页。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63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96 页。

  3.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49 页。

  4. 、[38]《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53 页。

[39] 、[40]《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63 页。[41]《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6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