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起点论”

在再版的《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中,新增的《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等文章中,提出和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对于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国内学术界作过许多研究,但几乎都没有直接论述到“发展的起点”问题,因此很有必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路线是要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里讲的“经济建设”,不再是停留在维持传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建设,而是逐步发展现代生产力的经济建设。邓小平同志多次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既然我们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路线是搞四个现代化,而我们的现实基础又是那么落后的传统生产力,那末,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除了尽一切可能调动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积极性外,除了客观地确定分步骤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外,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只有起点高了, 才能实现现代化。1978 年 5 月 7 日,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发展的起点” 问题,就是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可能性这一角度来阐述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发展的起点”,还是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以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态势对我们的挑战。1975 年在同“四人帮”斗争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已经根据马克思的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粉碎“四人帮”后,他不仅重申了这一科学论断, 阐述了科技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而且强调了“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现在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我们发展的起点的观点。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邓小平同志非常关心世界科技发展的动态。他形象地指出:“现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 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2]他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 60 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技水平差距还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要加快我们的现代化建

设,必须学习和吸收世界科技成果。一是科学技术没有阶级性,我们可以利用;一是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学习就赶不上时代。正是这两点综合起来,我们必须把利用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

如果说前面两个原因讲的是中国利用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起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那么,其现实的条件性就是邓小平同志在提出这一问题的时候,充分地注意到了国际形势正在朝着有利于和平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争取到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1977 年底,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讲话中就已经提出:“国际形势也是好的。我们有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因为我们有毛泽东同志的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和外交路线, 可以搞好国际的反霸斗争。另一方面,苏联的全球战略部署还没有准备好。美国在东南亚失败后,全球战略目前是防守的,打世界大战也没有准备好。所以,可以争取延缓战争的爆发。”[3]这一重要判断不仅为历史所证实,而且因和平因素不断发展终于使我们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发展了这一新的判断。正是这一不断发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国际形势,使得我们有条件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以便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起点。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发展起点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我们不能跟在西方资产阶级后面爬行的观点,揭示了后发展现代化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是我们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科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