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振兴中华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向我们发出的号召。机遇是一种客观可能性,抓住它,才能成为现实,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抓住机遇,这就需要一系列的条件,首先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个基本条件: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所谓“机遇意识”,包括三方面内容:

  1. 真正认识机遇的重要意义。什么叫作机遇?机遇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诸种主观的和客观的条件综合作用所产生的有利于个人、集体或国家发展的机会。在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会遇到有利时机和不利时机,会遇到一般有利时机和难得的有利时机。时机不利时,国家要重于巩固;时机有利时,国家要重于发展,这时候邓小平指出,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 步子更快一点,几年上一个台阶。时机的有利与不利对国家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2. 真正认识机遇的难得。“机会难得啊”!这是多么语重心长的话啊! 机遇为什么难得?机遇有两个特点:一是时间性强,“一晃即过去”;二是变动性大,诸种主客观条件总和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动,都会立即引起机遇的变动或消失。“时不再来,机不可失”,这是古代中国哲人对机遇特点的精辟概括。

中国是有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的。在有文字记载的 4000 年历史中,中国在

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方面,一直处在世界前列,只是到了 18 世纪, 欧洲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而清朝政权却日益保守腐败,对内反对改革和进步运动,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结果错过产业革命的有利时机。中国从此一步落

后,步步落后,戴了近 200 年的“落后”帽子,至今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 及时地善于利用机遇。及时地善于利用机遇,这是抓住机遇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即必须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及时地制定一套既积极而又切实可行的利用机遇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论述,要善于利用机遇,应实行以下的方针和政策:

  1. 及时作出决策。邓小平同志概括了一句名言: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

  2. 紧紧扣住实现发展的战略目标。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3)抓住时机上台阶。发展应是波浪式前进,即在某一阶段,抓住时机搞几年,发现问题再加整理,尔后要继续前进。(4)坚持改革开放。根本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5)正确对待“稳”。强调稳是对的,但强调过分就可能丧失时机。稳这个字是需要的,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稳这个字还得用。什么时候用,如何用,这要具体分析。但不能只是一个稳字。(6)大胆探索。要抓住机遇,就必须坚定不移,大胆探索。思想要解放一些,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7)不搞争论。这是抓住时机的一个重要条件。不搞争论,是我的一大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8)埋头买干。抓住时机,埋头实干,干我们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

以上八点,概括了邓小平同志直接针对利用机遇问题而发表的精辟意见,深刻地说明了利用机遇、加快发展的历史经验,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抓住机遇的第二个基本条件,是迎接挑战,认真对付挑战,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机遇与挑战是对立的统一,它有一方占主导地位,另一方处从属地位。因此,要抓住机遇,就必须认真对付挑战。如果不能化解挑战,战胜挑战, 机遇就会被限制或消失。

为了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制定了一系列的对付挑战的方针和措施。1989 年“六·四”事件和苏东国家相继发生剧变之后,他把对付国际挑战的方针概括为三句话: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冷静观察,就是面对国际风云变幻,要“冷静,冷静,再冷静”。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楚,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国说成处于多么不利的地位。

稳住阵脚,就是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不怕孤立,不怕制裁;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就是中国不允许乱,压倒一切的是稳定;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沉着应付,就是只要不发生大规模战争,就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就是利用矛盾,区别对待;就是把意识形态与国家关系分开;就是谁也不怕,谁也不得罪;就是过头的话不说,过头的事情不做;就是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就是永远不称霸,也永远不当头。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依靠邓小平同志的正确方针,我们可以自如

地应付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化解各种不利的因素,从而使我们能够抓住目前难得的有利机遇,加快发展,实现我国分三步走的宏伟发展目标,振兴中华民族。

(作者是国务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释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56 页。

[2][3][6]《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27 页。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53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54 页。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19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83、344 页。[9]《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44 页。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69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7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