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香港的银团贷款市场

国际银团贷款是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发展,其具体内容将在第五章中加以介绍。这里只介绍香港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

香港的银团贷款市场是 7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到 80 年代中期,香港己成为远东最大的银团贷款中心,仅次于伦敦、纽约和巴黎而位居第四。亚大地区的国际银团贷款绝大部分是由香港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地组织,安排和参与的,除亚太地区外,香港金融机构也参与区外的国际银团贷款活动, 以及由世行参与的“共同融资(Co—financing)。

香港的银团贷款市场不仅融资额大,而且在融资技术的创新方面也走在

前列。

在利率结构方面,运用利率上限和利率错配技术。如 1988 年 5 月中国银

行代表广东核电合营公司借入的 16 亿港元银团贷款,共分三档,其中甲档即

设有利率上限,从而保障了借款人的最大利率风险;又如 1987 年 10 月香港

地铁公司的一项 20 亿港元银团贷款,其中一部分采用了利率错配,即利率为3 个月 HIBOR 加一定的加息率;但利率每一个月确定一次。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借款人获得比传统的利率结构成本更低的资金,又可以使贷款银行赚取 3

个月与 1 个月期拆息的利差,因而对借贷双方都有利。

在贷款活动的灵活性方面;香港也开始运用可转让贷款证(Transferable Loan Certificates)。可转让贷款证使得贷款资产可以转让买卖,增加了银团贷款的市场流动性。但它又不是证券,因为受让人不能凭此对借款人起诉。这种技术既可以增加贷款人的灵活性,又可以降低贷款的成本,对借款人也有利。

在融资组合的选择方面, “多种选择权融资便利( MultipleOption Facilities)也开始在香港运用。这种便利允许借款人在一笔贷款中选择多种融资便利,如票据发行便利(NIFs),短期融资便利和循环信贷等,以保证借款人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利率与货币互换,BOT 等新的创新技术都在香港银团贷款市场上得到了应用。

由于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各大国际银行几乎都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加上香港不存在外汇管制,因而银团贷款市场目前已逐渐开始由以美元为主向其他货币扩展,如日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英镑、法国法郎等货币的银团贷款逐渐开始增加,反映了香港银团贷款市场正日益国际化。

对中国来说,香港是一个筹集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首选市场。中银集团在香港银团贷款市场上的地位正在迅速提高,目前己处于亚太地区最大牵头行的前列,这就为中国大陆在香港筹资带来了很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