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认识与评价

进入关贸总协定对我国的民族工业特别是微观企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因为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直接参与交换与竞争,经受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入关以后,我国企业将面临直接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将迫使企业按国际的标准体系、市场需求、价格标准和营销惯例来组织生产活动,从而推动技术进步,促使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这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很有帮助。例如,目前国内一些工业品如(汽车)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严重脱节,相差数倍。如果在没有国际市场压力的情况下,企业缺少自我改造的冲动,宁愿在国内市场销售,停留在低水平循环,也不愿花力气降低成本和出口。同时,国内一些热门行业不断出现重复建设,使得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步履维艰,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由错误的价格导向所致,而这同我国经济未能与世界经济体系衔接有关。进入总协定将有助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价格体系、市场体系的形成。给企业直接参与世界市场竞争提供了机会,推动企业在新的生存环境中逐渐培育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具体说,参加关贸总协定对企业来说,最有利的条件是,能够争取外国为我国产品开放市场,为我国企业开辟发展道路。我国恢复总协定地位后, 将可根据总协定规则,要求各主要发达国家给予我国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取消对我国实行的歧视性数量限制、歧视性的反倾销、反补贴标准、技术出口限制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1991 年出口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 20.1%,进口相当于 17.8%,有些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根深。以纺织品为例, 1990 年,纺织工业总产值

(纺织机械器材除外)1327.7 亿元,当年出口 149. 42 亿美元,占总产值的 58.9%; 1984 年我国参加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多种纤维协定》时,我出口只有 66 亿美元, 1991 年已增加到 178 亿美元。纺织业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市场的开放已很明显。如丢失了国际市场,很多纺织厂都要关门(丝绸的情况更是如此,80%靠国际市场)。所以入关对我国现有出口优势产业来说,是最为至关重要的。同时,开放市场可以加速国内产业的技术改造,把大中型国有企业推向国际市场,提高素质和效益。而对那些实力稍弱的工业产品,亦有机会获得改进,从而参加国际竞争。比如:根据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我国企业将较容易地进行对外合作,引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 由此可以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我国企业可以利用他国较便宜的原材料,生产出价格较低的产品,我国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总之,我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市场。

当然,进入总协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益处不小,但对我国工业部门和工业企业来说,也会遇到更多更直接的国际竞争压力。应该看到,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我国工业品并未普遍达到可以与美、日、欧产品完全抗衡的水平。过去我国许多工业企业,即便是经济效益很差的企业, 仍可以“高枕无忧”,就是因为我国的高关税、进口许可证及其他一些行政干预措施像道道防线,保护了国内市场。然而,一旦我国进入总协定,就不仅可以享受权利,同时也要承担义务。对此,我国政府已经公开做出承诺, 逐步降低关税,逐步减少行政干预,改进进口管理。这意味着,今后我国的企业将裸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必须在国门之内进行国际市场的竞争。特别是尚不成熟的化学工业、机电工业及其他新兴工业的企业,将面临

严峻的考验。企业的整个生存环境将发生急剧的变化。

总之,参加关贸总协定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或者说, 这一严峻的挑战本身便构成了巨大的机遇。而且入关对不同的工业部门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是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二是对新兴产业的影响;三是对出口优势产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