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语文教学中“情”与“理”的关系

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中学 王英铭

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变革,社会知识的容量越来越多,语文教学所包罗的容量也越来越多。

初中生,特别是初中一、二年级学生,自制力偏差,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生理的不同特点,科学地分配课内 45 分钟,科学地处理好不同年段的教学重点,使教学内容难易相间,组织成一个有起伏的教学进程。所以处理好教学中的“情”与“理”的关系也就显得重要了。

这里的“情”,是指初步熟悉全文内容之后,学生对作者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的体会;而“理”主要指的是一篇文章当中篇章结构的梳理、谋篇布局的精思、主题思想的分析、写作特色的归纳、材料观点的提炼等。如果每堂课都由“情”讲到“理”,而没有侧重,那学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乐趣, 这就需要注意不同年段、不同课时“情”与“理”的分配。

中学课文中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只要我们去开发、利用, 就可使学生受到感情的熏陶、哲理的启迪,开阔其胸襟,增长其智慧。对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学习不稳定而又渴望知识的特点,用“情”稳住则是关键,也就是在“动之于情”的基础上,对学生“晓之以理”,这样一堂课就应把诱“情”放在主位,导“理”退居其次。文学教材,饱含着丰富的感情, “披文入情”的教学过程,正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也是陶冶心灵的过程,教师应努力挖掘作品的真挚感情,扣住学生的心弦,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教育,然后进行适当“理”的教学。学生到了高年级时随着知识面的增加,接受力无形中也得到加强,学习知识已成为自觉。此时“理” 居主导地位,“情”退居其次,引导学生每课都有所得、有“得”才能进一步深化有“趣”。

下面我就举初中第二册张洁的作品《挖荠菜》来加以说明。《挖荠菜》在教学过程中,可注重导情,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激起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从整体上让学生了解前辈人在旧社会遭受的苦难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有感情的讲解来实现。如文中“我”由于饥饿,只好去偷,最后被赶落水,险些丧生的那一情节,就要重点抓住当时“我”的“情”。“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作为一个小孩如果掉进水里,一般会大喊“救命”,但是此时的“我”被吓昏下,叫不出声来。“冰凉的河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依旧”点明河水并不同情我,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文中“我几乎背过气去”揭示了穷苦人民在饥饿线上艰难挣扎的生活惨景。而地主管家却发出了“残酷的笑声”⋯⋯

这样一步一步地把“我”所受的遭遇导出来,使学生“动之于情”,自然而然地就使学生“晓之以理”,这是主“情”。如果把这篇课文拿到初三级语文课来分析,则侧重分析哪些是记叙哪些是议论,把“夹叙夹议”和“情景交融”的写法融入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是主“理”。

这样在每一堂课当中,都进行“情”与“理”的合理安排,“情”的过程是认识的基础,“理”的过程是认识的深化,学生不仅乐意而且容易接受, 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

当然一个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很重要。一个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容易地驾驭教材,更合理地安排情理的主次;同时,一个教师还应是一个“演员”,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辅之丰富表情,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心理鼓舞和影响,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