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安排的科学化

一次,市教研室科研员到一所中学听课,一位青年教师讲授《狼》一文, 一节课共提问 120 多次,把全文注意到的问题都用来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课堂气氛固然热闹,学生踊跃发言。但是,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重新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固然重在训练,教师要指点,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的全方位训练。但是,我们不能因反对“满堂灌”而搞成“满堂问”,追求表面形式的热闹。我们要反思:教师如果没有安排周密、布局合理的教学内容,缺乏精心设计的系统训练要求,那怎能实现教学目标呢?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 因材施教,难易适中

我们要从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出发,进行训练,要因材而异,因学习对象的实际水平而异,突出这节课的或这篇文章重点和难点,以一切有利于提高全班整体水平为原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是,我们发现,有些课随意提高问题的难度,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难以接受。有些降低教学要求的问题,只让学生停留在初级认识水平上,学生就不可能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我们要注意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有利于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进行既扎实而又生动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反对“文” “道”分离的架空分析,反对繁杂的机械训练。

  1. 抓住重点,整体组合

比如:在讲授戏剧作品时,应在教学设计时,抓住“戏剧冲突”和“情节结构”以及“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进行教学。但是,戏剧冲突情节复杂, 文章内容较丰富,如果从戏剧情节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进行串连,必然造成学生所接受的只是处在同一平面上、内在逻辑联系欠紧密的知识,这样,势必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学效果欠佳。如果着眼于文章的重点、难点, 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必然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增强单位面积上的知识容量,从而举一反三。

  1. 内容精简,质量统一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坚持质与量的统一,要使每一堂课的双基训练得以落实,必须充分重视教学内容的精化、简化、优化。同时,教师应把握知识的“点”(数目)、“量”(容量)、“度”(难度)的统一。此外,课堂教学要加强训练,学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