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布置课前预习,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

义务教育《小语大纲》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和思维的统一发展。”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思维的一些特征也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它们有着密不可割的联系。就个体而言,小学生也是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而课前预习,由于布置的时间一般在新授课的前一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去查找资料,甚至请教别人,可以说对新授的内容已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样上课时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协调锻炼,便相对脱节,不平衡,影响了多种能力的提高。

其实,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利用简洁、新颖的提问,以及创设艺术氛围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转化是大有裨益的。那么,不布置课前预习究竟有哪些优点呢?

  1. 增加学生自我意识,激发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有对事物表象敏感的共性。新鲜有趣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事先不提倡预习,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对新授的内容先进行“封冻”,然后再把握最佳教学契机,于课堂上生动、有趣地引导出来。这样,学生在新知识内因的刺激下,自然会以教学“主体”的身份,顺着教师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学生就容易学得轻松、愉快,掌握得灵活、牢固。

  1. 全面渗透教学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要真正体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大纲精神,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练听”、“练读”、“练说”等多渠道的训练,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个环节。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而让他们上课时顺着教师的“导”,迅速、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虽然有些难度,但却可以锻炼他们的阅读速度,培养边阅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逐步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大纲》语)。比如《粜米》一课,新授伊始,我并没有按常规问学生文章的作者和背景,而是让学生围绕题目,带着如下问题默读课文:a.“粜”是什么意思?字音是什么?b.谁粜米?在什么情况下粜米?为什么要粜米?c.结果怎么样?能不能不粜?为什么?可以说,这几个问题包容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默读、思考、回答、总结, 学生既掌握了教学的内容,又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分析文章的方法。久而久之,相信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1. 鼓励多元思考,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发展和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点来看,学生由于课前没有接触要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就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多元思考,标新立异地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如让学生按自己的设计进行“航模”制造,说出“木材”的所有用途等等,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是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不布置课前预习, 有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所授内容,培养他们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创

造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