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附录:商品的工业供给曲线推导

与图 5.5 相关的分析使我们能够推导出由一个工业部门的许多企业提供的某一商品的总曲线。假定我们要研究一门工业的许多企业,并按其效率编号。确切地说,我们把各企业中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为最低的企业作为第一号。把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为次低的企业列为第二号。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为第三低的企业列为第三号,如此类推。我们把这些企业制成图解列在图5A.1 的左面。现在,我们只注意它们的 AC 曲线。

先考察第一号企业,它的平均成本曲线达到了所有平均成本曲线中的最低点。如果该企业要避免经营上的亏损,那么该企业出卖的商品的价格至少要和它的最低平均成本相等。否则,无论该企业生产多少,平均成本都会高于价格。而且,由于该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值是各企业中最低的,如果价格比该企业的最低平均成本还低,那么,就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企业愿意生产这种商品了。

在图 5A.2,我们把第一号企业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放大了一些。对任何价格,例如 P0,只要低于它的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值,那么,该企业或任何其他企业都不愿供给该商品。这就是说此时的商品供给量为零。当价格从 P0 开始逐渐增加,一直到 P1 之前,各企业提供的商品量一直都是零。在价格为 P1 时,效率最高的第一号企业如果生产 q1 量的商品,那么,价格正好和平均成本相抵。即是说,生产 q1 量的商品使该企业的平均成本能够达到最

低。因此,价格为 P1 时,商品的供给量为 q1。

现在,价格略为上升,到 P′。第一号企业将能够得到盈余利润。由于要使利润最大化,它就要生产(供给)数量为 q′的商品,在 q′上该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即该公司的边际收益)。如果价格进一步上升到 P″, 那么,第一号企业将增加产量(供给)到 q″。此时,它的边际成本又等于

第五章 附录:商品的工业供给曲线推导 - 图1

,在此,边际成本又一次等于价格。简言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只要价格等于或高于该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值,该企业就会按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的产量来提供商品。该数量一直是由从给定价格伸出的水平直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来确定的。因此,边际成本曲线标示了第一号企业在 P1 以上的各价格水平上生产和供给的产品量。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号企业的供给曲线包括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水平直线 AE 确定的,它表明在价格低于P1 时,供给都是零。在 P1 点,价格等于该企业平均成本曲线最低值,该企业愿供给的产品量为 AE。在产量为 AE 时,价格不仅等于平均成本而且等于边际成本。

该企业供给曲线的第二部分由边际成本曲线的位于 E 点(该企业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右上方的弓形部分组成。如我们刚讲述过的那样,这部分表示了第一号企业在平均成本曲线最低值以上的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提供和生产的各个产品量。在图 5A.1 最左面的第一个图解里,我们用粗黑线绘出了该企业供给曲线的这一部分和第一部分。

现在分析其他企业对价格上升的反应。我们知道在价格等于 P1 或更低时,它们的供给量是零。处于这些价格水平上,这些企业不论生产多少都得亏本。设价格从 P1 开始上升,在升到 P2 之前,它们的产量一直是零。价格为P2 时,效率处于第二位的企业的产量如果为 BF,则恰好可以抵补它的最低平均成本。这个点也正好和它的边际成本曲线上的一点相对应。因此它的供给量为 BF。随价格继续上升,第二号企业也将生产更多,它在各个较高价格水平上的产量可由它的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因此,第二号企业的供给曲线(用粗黑线画出)也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BF 是一条水平线段,在这一段,价格正好和该企业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相等。第二部分包括了该企业边际成本曲线处于 F 点右上方的弓形部分。

现在,设价格从 P2 继续上升。第一号和第二号企业继续增加其供给量,

但是在价格升至 P3 之前,别的企业是不会进行生产的。在价格为 P3 时,正好等于效率处于第三位的企业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值,其供给量为 CG。根据分析,我们知道它的供给曲线(用粗黑线部分)包括两部分,即线段 CG 和边际成本曲线位于 G 点右上方的弓形部分。随价格继续从 P3 向上升,第一、二、三号企业继续增加产品供给量。而且,如果价格持续上升,一旦价格达到其他企业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时,它们也会开始供给产品。

那么,一种工业的供给曲线只不过是该部门的各企业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提供的产品量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在任一给定的价格上用简单的加法推导出该工业的供给曲线。我们利用图 5A.1 最右边的图解来看这是怎样进行的。我们在该图解表示,在所有低于 P1 的价格水平上,供给量均为零,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生产。价格为 P1 时,第一号企业开始供货,价格上升到

P1 以上而未达 P2 时,只有第一号企业愿意供给该货物。因此,如图所示,该部门的供给曲线只是第一号企业的供给曲线。然而,一旦价格升到 P2,第二号企业就开始供应货物。按该价格,它生产的货物量为 BF。这一产量一定要加到第一号企业按该价格所生产的货物量上面去。在图 5A.1 最右边那幅图解里,就是加上线段 B′F′(=BF)来表示的。现在,随价格从 P2 上升,第一号和第二号都在供给货物。第一号企业此时的供给量

在图中用虚线表示。我们需要在这条虚线上加上在 P2 以上各价格水平上第二号企业的产量。例如,当价格为 P1 时,第二号企业的供给量为 DH。所以, 在右端的图解里在价格水平为 P1 处,我们在虚线(即第一号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从而规定了它的供给量)上相应于 P 的那点上加上水平线段 D′H′

(=DH)。我们求得 H′点,该点表明第一号和第二号企业合起来所能提供的供给量。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得处于 P1 和 P2 之间任何一个价格水平上

第一号和第二号企业合起来所能提供的供给量。这样,我们就可绘出该部门在这一价格范围的弓形的供给曲线 F′C′。

当价格升到 P3 时会怎样呢?在该价格水平上,第一号和第二号企业的供给量之和已由 C′点明确。但是,当价格为 P3 时,第三号企业也开始生产并愿意供应 CG 量的货物。那么,我们还得把供给量 C′G′(=CG)和第一号、第二号企业的供给量相加,以求得该部门所有开工企业的总供给量。由右端图解中的 G′点表示价格为 P3 时的总供给量。当价格高于 P3 时,我们必须在第一号企业所能提供的货物量上面加上第二号和第三号企业所能提供的货物量。用这种方法,我们可求出该部门供给曲线位于 G′右上方的那一段。

现在,怎样把一个工业部门的各个开工企业的供给曲线加起来以求得该工业的供给曲线必然已经清楚了。在图 5A.1 右端的图解里,推导出的工业供给曲线是古怪的。这是因为我们仅只研究了几个企业,而且所给的各平均成本曲线又有很大差别,这样可使图解表现清晰。当竞争激烈的工业中有许许多多企业时,我们可以想到任何两个编号相邻的企业(根据这些企业所能提供的效率编号)的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值的差额非常小。因此,可以预料推导出的工业供给曲线更近似于第四章出现的那些用起来方便的平滑曲线。

从长期看,一个企业必须能够补偿它的各种成本,不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然而,就短期看,已经支付固定成本的企业不能通过关闭工厂来免除这些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个不能赢利的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能够补偿它的可变成本,然后尽可能多地补偿其固定成本。所以,就短期看,对于一个已经支付了固定成本的企业来说,一旦价格上涨到其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时,它就会立即生产(供给)货物。要推导出我们所说的短期工业供给曲线,我们先把各企业按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编号。第一号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是各曲线之中最低的,一旦价格上升到该点,它就开始供给货物。(注意,在图 5A.2 里,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通过这个最低点。)随后,价格继续上升,该企业将增加产量(供给)直到它的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为止。因此,如同推导工业长期供给曲线一样,该企业的供给曲线也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条从纵轴到该企业平均可变成

本曲线最低点的水平线段;第二部分为它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最低点右上方的弓形部分。

价格上升不久就达到了第二号企业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该企业开始生产,然后又升到第三号企业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第三号企业开始生产。如此类推。因此,除了我们所注意的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而不是平均成本曲线这点之外,我们推导短期工业供给曲线的办法是和推导长期工业供给曲线完全一样的。

当然,在很短、很短的一个时期内,譬如说一分钟、一小时或一个上午, 在这么短时间里是不可能改变各供给者运到市场的货物总量的。例如,即使价格是原来的两倍,要在上午一个小时内增加可出售的蕃茄数量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价格怎么变,供给量都不会变,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工业供给曲线如图 5A.3 所示;是一条垂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