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五想”“一要”

——自学课教法一得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同 刘淑艳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就提醒我们: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也是 12 年来语文教改的一大课题。学生自学,必须得法,否则,自学就失去了意义。为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学有章可循。通过几年的自学课教法探索,我认为,“五想”“一要”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自学一篇课文,首先要做到“五想”。

一、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对课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题目指出文章的特点,如《死海不死》;有的题目揭示了文章的选材范围,如《海滨仲夏夜》;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如《同志的信任》等等。自学课文,首先要想一想,这篇文章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二、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作者写文章,总有个目的、意图。或为了宣传某种崇高思想、精神;或为了赞扬某一先进人物;或为了说明某个事理;或为了传播一项经验等等。总之,作者要说明什么意思,表达什么想法,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总有个鲜明的倾向。要想一想,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三、好的文章总是“言之有物”。作者写作,总是要广泛搜集材料,认真选择,合理使用材料。要想一想,作者是围绕哪个角度选择和使用材料的。

四、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它能使文章“言之有序”。文章的结构要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及内在联系。结构应顺从、服务于表达主题的需要,更应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要想一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作者的思路怎样,在布局谋篇、组织结构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所谓提高写作能力,就是要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要想一想,文章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在遣词造句、修辞、标点使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同时,为了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还应引导他们做到“一要”。这就是,要善于捕捉最重要的信息。

文章里的文字都承载着一定的信息,但是它们负载的信息却不是完全相等的。一个句子常常是由许多词语组成的,其中有些词语是关键的,没有它, 没有它,意思就表达不清楚;而有些词语就不那么关键,意思也能明白。一段话由许多句子组成,其中有些句子是关键的,也有些句子不那么重要。在阅读中,不能在每一个文字上平均用力,而要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其他的则依次带过。这样,阅读过程才有张有弛,从而达到一定速度。反之, 如果总是紧张地注视和思考着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势必造成视力和脑力的疲劳,就会影响理解。因此,训练学生捕捉重要信息,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

文章的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一般地说,在记叙和描写的文体中,一个单句的重要信息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在说明语体、议论

语体中,单句的重要信息可能是定语、状语、补语。在复句里,大多数偏正复句的重要信息是正句,但也有例外。如:“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性格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在段落中,段的中心句是重要信息等等。指导学生了解这些规律,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地捕捉重要信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指导学生“五想”“一要”,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有助于掌握读书的规律和要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只要学生有了好习惯,又掌握了读书的方法,那么,语文教学,不管是教读课还是自读课, 都将会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当然,要教会学生“五想”“一要”,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它需要老师彻底改变以讲代学的传统模式,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要给学生“想”的机会。谁都知道,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果说,在讲读课里,教师的“讲”和“导” 必不可少,那么,在自读课里,就应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说。因为在讲读课里,教师已经把必要的新知识和技能教给了学生,在自读课里就该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自读课上教师就应该从文章的题目、中心、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科学地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以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只在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上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至于使教学过程卡壳,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相反,如果总是怕学生学不会,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匆匆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实际上还是“填鸭式”课堂教学的重演,只能是“事倍功半”。

第二,要给学生“说”的时间。“五想”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让学生把“想”到的内容说出来,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学生说对了,会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肯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这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因此课堂上必须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当主角,畅所欲言,甚至争论。这表面上看似乎冲淡了做卷子、背解词等的时间,但它的长远的教学效益是不能仅仅用时间来衡量的。

第三,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多鼓励少指责,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刚开始自学时,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想”到点子上,但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总会越来越好。因此,当学生想得不对、说得不好时,教师不要指责,而应该给予鼓励,以保护其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