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需要的共性与个性

每个学生心理需要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在同一外界信息刺激下,也将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学中摸清学生心理需要的初始状态和其对外界信息反映的情况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关键。

例如,在教小学数学“一位数乘两位数”时,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到:全班 50 名学生中有 12 名对数位的认识模糊不清;全班对表内乘法掌握尚好,

只有 3 名同学口诀记不牢;在学习过程中全班约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注重算理,只注重运算结果;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有课前阅读的习惯。有讲新课前, 首先出示准备题。

二、心理需要的共性与个性 - 图1

先算小圆圈数 3×2=6(个) 每个小圆圈里有 10 个黑点共有黑点数 10×6=60(个)

相当于用 2 去乘十位上的 3,所得的积写在十位上。让学生思考:有些乘法题不能直接应用口诀,怎么办?让学生产生追求目标的心理需要。然后出示尝试题:

二、心理需要的共性与个性 - 图2

让学生考虑:一位数乘两位数应怎样计算?通过全面观察发现,有近 10 名同学已经初步掌握了下面的算法,即“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乘数分别乘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乘个位上的数所得的积写在个位,乘十位上的数所得的积写在十位。”通过观察和分析可得这样的结论:一部分有阅读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怎样列竖式计算?乘数和被乘数数字较大时怎样计算?他们大多在积极的试算、探索。一般学生的心理需要是,一位数乘两位数能用乘法口诀吗?怎样列式?希望老师快点讲计算方法。较差的学生只知道,11

×2=11+11,11×3=11+11+11,期望老师给以详细讲解,表现出坐立不安的情绪。

由此分析得到全班学生的共同需要是:(1)争取一个发言的机会,把自己得出的结论向老师和同学们说出来,期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赞

赏。(2)会解答课本上的习题。

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从共同需要出发,同时照顾到不同需要。

为照顾已经阅读课本的同学,讲例题时尽量不采用书本原题,而改用同类型的不同题目,以产生新异刺激,使所有学生都有所追求。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应多给差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启发他们尽量把问题回答得完整、正确, 必要时通过巡回辅导可给差生以提示,尔后提问,使差生树立信心。

怎样使教学活动适应不同的需要呢?可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包括知识的新授、练习、复习等。使优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探索,中等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差生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例如, 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 14×2=28 作为例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的乘法法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乘数乘被乘数各位上的数,所得的积按规定的位置写?至此,再简单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使学生明确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从而为学生明白算理,解决思考题作准备,最后通过引导性练习或教师启发解决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