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牧业

在夏代,农业已经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了。在龙山文化遗址里曾发现石

① 《诗经·小雅·北山》。

② 参见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 1 册,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版,第 244 页。

斧、石刀、石铲及蚌锯蚌刀(形状似镰)。在二里头遗址也出土了大批生产工具,最多的是石器,其次是骨器和蚌器。在遗址发现了许多石镰、石刀, 这应当是农业在社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确切证明。在龙山遗址还曾发现大批兽骨,其中以猪、狗骨为最多,马、牛骨次之,大概当时畜牧业在社会生产中仍有相当的重要性。

商人最初大概是很会作生意的,是一个买卖交易很发达的部落。商王朝建立以后,农业和手工业也都发达起来。在商王盘庚以前,商王朝曾多次迁都。初都于毫(今河南商邱),继迁于嚣(今河南荥阳东北),再迁于相(今河南内黄东南),又迁于邢(或作耿,今河南温县东),后迁于庇(约在今山东西部),更迁于奄(今山东曲阜),盘庚最后迁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有人说商人屡迁的原因系由于逃避水患,这个说法不无道理。商人由耿搬迁到庇,确是由于耿被河水所毁。《书序》曾提到:“祖乙圮于耿”。盘庚由奄迁殷也可能是受到水患影响。《尚书·盘庚》也说过:“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荡析离居”就是指人民受到水灾而流离失所。同时,商人屡次搬迁,恐怕和当时的耕作方法不无关系。商王朝初期,农业耕作必然是很粗放的,经过一定时期地力消耗以后就有必要另觅新居。到了盘庚迁殷以后,农业生产技术已有提高,不需要再不断地搬迁了。正如《竹书纪年》所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① 大概到盘庚以后,商人已经进入定居的农业生产阶段了。

商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是很有利的。商人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易于耕作的黄土层。从卜辞关于降雨的记录来看,一年之中十二个月都有降雨。这时商人的农业灌溉系统大概也有一定的发展。前面说过,甲骨文田字写作■、囲、■等,表示方块田和方块田之间修筑有沟洫和阡陌,说明灌溉系统比较密集。商代的农作物见之于甲骨文的有黍、稷、麦等。《尚书·盘庚》说:“若农(指农田耕作者)服田力啬,乃亦有秋(指秋收)。”意即劳动者在田地上辛勤耕种,就可以获得秋收,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努力耕作和秋收的关系。甲骨文还有蚕、桑、丝等字。一九五三年,在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殷墓,出土的随葬物中有蚕形玉,长三点一五厘米,共有七节。一九六六年,在山东益都苏埠屯的殷代大墓里,也发现了形态逼真的玉蚕。传世的殷代玉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也都有过陈列。考古工作者在商代铜器上曾多次发现丝织品残纹,从而得知当时人们已经会织斜纹、花纹等比较复杂的纹样。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了最早的蚕丝业,到了商代,栽桑、养蚕、缫丝更有所发展也是很自然的。

在农业生产上,奴隶社会主要仍然使用木器、石器或蚌器。在殷墟王宫附近,曾经发现三千多件石镰,大部分是镰坯,一部分有清晰的使用痕迹。商代的青铜制造业已经相当发达,在考古中曾发现臿、斧、铲等青铜农具或

① 原文作“七百七十三年”,“七百”系“二百”之误。

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青铜工具。不过,总共发现的青铜农具极少。大概由于当时青铜是贵重合金,只能用于制造兵器和贵族用具,不可能供奴隶普遍地用于农业生产。农业奴隶都使用着石器和木制工具,被大批地驱使在农田上劳动,进行大规模的集体耕作,甲骨文中称这种耕作方法为“■田”。“■” 字象许多耒在田野上并肩前进,表示集体耕作之意。奴隶主为了进一步压榨奴隶,掠夺更多的财富,还不断地派遣爪牙率领奴隶到远方开垦荒地,甲骨文中把这种劳动叫做垦田。在甲骨卜辞中,还留有不少各级奴隶主贵族监督农业奴隶进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记录。

有的研究者根据甲骨文“犁”字推测,估计商代可能已经出现了牛耕。“卜辞中有很多犁字,作■或■。■即象犁头,一些小点象犁头启土,辔在牛上自然就是后来的犁字。这可证明殷代是在用牛从事耕作了。”①只是商代还处在人类农业生产的初期阶段,这时即使出现了牛耕,想必也不会普遍。因为当时牛马的价格远比奴隶为贵,牛主要用于“宗庙之牺”和驾车, 所以奴隶主是宁愿使用奴隶耕种而不愿用牛耕的。

有人分析殷墟出土的一千二百多条卜辞中,卜猎的有一百八十多条,卜年的三十余条,涉及刍牧的仅四条,与农业生产有关系的很少。但我们不能由此设想当时的社会仍以渔猎为主。因为这一部分卜辞当然远不是甲骨文的全部,同时也不能说对这些卜辞已完全考释清楚。所以不能据此怀疑当时农业生产的发达。现在大家都已知道,商代奴隶主贵族饮酒之风甚盛,到了末年酗酒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以致周人灭商以后专门发布了禁止饮酒的命令。酒是粮食酿作的,商人大量饮酒也可以作为这时农业已很发达的一个旁证。

畜牧业在商代已经不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了,但由于地广人稀适宜饲养家畜,所以畜牧仍很发达。当时不但饲养家畜,并且还饲养象。甲骨文中有“象” 字,形状十分逼真。《吕氏春秋·古乐》篇也提到“商人服象”,即用象为人服役。当时饲养牲畜的头数也很多,商人常用家畜殉葬和进行祭祀。在殷墟曾发现用作祭品的牛、马、羊、鸡、犬等大量家畜的骨骸。甲骨文有“百牛祭用”,“御(祭)牛三百”的记载,即用一百或三百头牛作祭品。一次能用几百头牛作祭品,说明畜牧业是很发达的。

周代的农业生产比商王朝更有所提高。

周人从事农耕的起源很早。《史记·周本纪》里说,周人的始祖后稷“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到后稷三世孙公刘时,周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农业更为发达。公刘九传至古公亶父的时候,因受戎狄的压迫,全族又迁徙到周原(今陕西岐山)。周原土地肥美,宜于耕植,便在这里定居下来。所以,周人的农业生产并非始自灭殷以后从商人承继而来,而是早有基础的。

①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21 页。

西周农业生产的情况,在《诗经》里有不少反映。《诗经·周颂·噫嘻》篇说:“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意思说,伟大的成王,光临到这里。率领着农夫,播种百谷。努力耙松您的私田,终三十里的面积。《诗经·周颂·载芟》篇里也说到:“载芟载柞, 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意即铲除野草杂树,土地耕得很快,两千个奴隶,布满了田间小路。在这些诗句里,虽然有对奴隶主头子的歌颂之词,但也客观地反映了强迫奴隶进行生产的宏大规模。当时的农业产量大概已经不低了。《诗经·小雅·甫田》说:“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 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意思说,王家的谷子堆得象草房, 象车蓬。王家的谷子,堆得象小岛,象高峰,要准备一千座谷仓,要准备一万只罗筐,好来装这些粮食。想来只有农业生产已经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奴隶主头子的仓库才能如此丰积如山。可是奴隶自己吃什么呢?“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①;“我取其陈,食我农人”②。劳动者自己只能吃苦菜、臭椿和陈腐的粮食。

在西周,农作物的种类比商代又有增多。粮食类有稻、麦、黍、稷、粟、粱、菽(豆)等。这些粮食的名称也见之于《诗经》。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①;“黄鸟黄鸟,无集于谷”,“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②;“黍稷稻粱,农夫之庆”③等。其它的农副产品还有桑、麻、瓜、果等。

西周的农具主要是木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但金属工具有所增加。

《诗经》农事诗中已出现了“钱”(铲)、“镈”(锄)、“铚”(镰)等字体,如“庤乃钱镈,奄观铚艾”④ ,这些字都从“金”,说明已经是金属工具了。这时的金属农具还是青铜所制,在西周遗址和墓葬中曾出土过青铜镰、青铜镈和青铜臿。这时的金属农具,虽然仍很少,但比之商代又有增加。这说明了生产力的提高,应是一项不能忽视的事实。

由于这时还未大量使用金属农具,农业耕作尚不很精细,但简单的引水技术以及治虫、用肥等也已开始出现了。《诗经·小雅·白华》说:“滮池

(今西安西北)北流,浸彼稻田”,可能是引水灌田。此外,还有取水灌田的办法。《诗经·大雅·泂酌》说:“泂(音回,远地之水)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即取远地的水,用以灌溉。西周时劳动人民也早已注意到绿肥的使用。《诗经·周颂·良耜》说:“其镈斯赵(锐利),以薅荼

① 《诗经·豳风·七月》。

② 《诗经·小雅·甫田》。

① 《诗经·魏风·硕鼠》。

② 《诗经·小雅·黄鸟》。

③ 《诗经·小雅·甫田》。

④ 《诗经·周颂·臣工》。

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说明人们在去除杂草之后,利用这些杂草作为绿肥,使黍稷长得更加茂盛。当时劳动人民甚至也已创造了一些治虫的办法。《诗经·小雅·大田》谈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螣就是蝗虫,这是危害农作物最甚的害虫。从《大田》的诗句中可以看到,早在两三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采取了用火诱杀害虫的办法。

西周时,畜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已明显下降了。由于农业已发展成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产部门,畜牧业的地位就渐渐下降,成了依属于农业的部门。周初的祭祀,有时还用到牛五百多头,羊、猪两千多头,后来用牲的数量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反映了畜牧业地位的变化。

东周春秋时候,农业经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一个突出的情况是铁器在农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我国古籍中曾有关于春秋时候铁农具的记载。如《国语·齐语》说:“桓公问曰:‘⋯⋯齐国寡甲兵,为之若何?’⋯⋯管子对曰:‘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鞼盾一戟,小罪讁以金分。⋯⋯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恶金以铸鉏、夷、斤、■,试诸壤土’”。“美金”指的是青铜,“恶金” 则可能是指铁。假如这样理解正确的话,“鉏”、“夷”、“斤”、“■” 就都是铁农具了。《战国策·齐策》中也说:“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人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铫鎒”,大概也是铁农具。这段话所描写的仍是齐桓公时事。在地下发掘中,也曾出土过春秋晚期的铁臿、铁削等铁农具和铁器物。

劳动工具的改进,对开垦荒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西周时各处的荒地还很多,到春秋末年这种情形已大为改观。西周末,郑人迁到今河南新郑县, “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宋、郑之间过去有不少荒地,到春秋后期逐渐开辟,在这个地区建立了六个邑。春秋初年,晋国的“南鄙之田”还有野兽出没,不久,这个地方也完全开辟出来。楚国初迁到江汉地区的时候,还是“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①的状况,后来则发展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前面说过,商代即使已出现牛耕,想必也不会普遍。但到了春秋晚期, 牛确实已用于耕作了。《国语·晋语》里说到,春秋末年范氏、中行氏的子孙逃到齐国,把用于祭祀的牛用来耕田。再联系到孔丘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的例子来看,可以肯定春秋晚期在农业上使用牛耕已经是常见的事了。

这个时期似乎也已产生了独立的园艺。《论语·子路》里记有:“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可见“圃”与“农” 已经分立了。

① 《左传》昭公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