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唐(后期)至元代的手工业 一、唐(后期)至元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生产也有某些进步。这里以几个主要生产部门为例进行说明。

丝织业是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部门。中唐以后,这个部门又有新的发展, 它表现为丝织生产的分工更加精细,花色品种更加丰富,产量也有增加。宋代的著名丝织品,一为织锦,二为缂丝。宋锦加金,有两种方法:一为明金, 一为拈金。北宋中叶时,已能生产拈金锦,它在当时是具有代表性的高级丝织品。南宋时,拈金锦被当作给金人的重要礼物。缂丝亦称“克丝”、“刻丝”,是用许多特别的小梭子穿引各色丝线,根据画稿花纹色彩的轮廓边界, 一小块一小块地盘织出来。

元代的丝织物加金技术又有了进步。元代的加金丝织物称为“纳石矢” 金锦。当时的织金锦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用片金法织成的,也就是在织造时把一些切成长条的金箔夹织在丝线中。用这种方法织成的金锦,金光夺目。另一类是用圆金法织成的,也就是用由金箔拈成的金线与丝线交织而成。用这种方法织成的金锦,牢固耐用,但其金光色彩比较暗淡。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时期的丝织业的发展,南方比北方更为显著。唐代的主要产绢地区是黄河中下游。至宋时,长江下游的丝织业有超过黄河流域丝织业的趋势。宋代缴纳租税和上供的丝织品,计有锦、绮、罗、绢、绸、丝棉等,而仍以绢为大宗。长江下游的绢,在产量上居于首位,超过了黄河流域。

棉纺织业是这一时期我国内地的新兴行业。棉花虽在西汉中期已传入我国边疆,可是,自南北朝到唐宋的长时间中,棉布在我国内地居民的衣着材料中仍不占主要地位。到宋末元初情况起了变化,棉花由西北和东南两路迅速传入长江中下游和关陕渭河流域。加上元朝在五个省区设置了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绵(棉)十万匹”①,可见长江流域的棉布产量已相当可观。但当时由于工具简陋,技术低下,成品尚比较粗糙。公元一二九五年前后,劳动妇女黄道婆把海南岛黎族的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府的乌泥泾,并改进了纺织工具与技术。她死后当地人民立祠纪念,年年祭祀,并尊称她为黄娘娘。黄道婆在我国推广棉纺织方面的历史功绩是很突出的。

印刷术在这一时期也有发展。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北宋庆历年间(公元一○四一——一○四八年)布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比德国人谷腾堡在十五世纪中叶(公元一四四○——一四五○年)发明活字印刷术要早四百年。毕升所采用的活字印刷中,已经具备了制活字、排版、印刷三个主要步骤,因此他的发明是一种完全的发明。另一方面,由于毕升的活字是用胶

① 《元史·世祖纪》。

泥(粘土)为材料,把粘土刻成扁平的单字(称为泥活字),不象铅字能耐久,故在当时未能通行。后人传说南宋时已用木活字印书,尚待考证。宋代印刷术的另一个发展是套色版印刷,能在书上印出几种彩色的插图;这种印刷技术,大致是在北宋时发明的。

元代的印刷技术,较之宋代更有显著的进步。其主要表现有三:第一、活字印刷术不断改进,陆续发明了锡活字和木活字,并用来排印蒙文和汉文书籍。第二、自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一二七六年)以来,已使用小块铜版铸印小型的蒙文和汉文印刷品,如纸币“至元通行宝钞”。第三、套色版印刷术应用于刻书,如中兴路刊印的无闻和尚注《金刚经》。另外,值得记述的是元代《农书》作者王祯对印刷术的重大贡献。元代的江南一带,用木活字来印书,一般认为是王祯首先试用,即曾于大德二年(公元一二九八年) 试印过他所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全书六万多字,不到一月,百部齐成, 同刊版一样,证明效率很高。他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使用简单的机械,提高排字的效率。他并把木活字的制造方法和用于印书的经验,系统地记录下来,就是他所选的《造活字印书法》。

这一时期的瓷器生产也有新的发展。北宋时候,南北都有很多名窑。北方名窑有官窑(今开封)、定窑(今河北定县)、汝窑(今河南临汝)、磁窑(令河北磁县)、钧窑(今河南禹县一带)等。南方名窑则有越窑(今浙江绍兴)、龙泉窑(今浙江丽水一带)、景德镇窑(今江西景德镇)、建窑

(今福建建瓯)等。这些产品不但行销国内,而且输出国外,远销亚非各地, 有很高的声誉。宋室南渡后,专供统治阶级消费用的官窑也迁到南方。如有名的修内司官窑设于临安凤凰山下,所烧瓷器,制作精美,釉色莹彻,为当时所珍重。浙江名窑甚多,丽水一带章姓兄弟的“哥窑”和“章龙泉窑”的制品都驰名一时。元代的瓷器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进步。著名的青花瓷就是元代的新产品。青花瓷器,造型优美,色彩清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造船业的显著发展,是这一时期手工业技术进步和手工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北宋真宗年间,全国官营造船场所每年制造漕运船只二千九百一十多艘

①。宋、元两代,我国的造船工业不仅能造国内航行的漕运船和一般的运输

小船,而且能建造远涉重洋进行海外贸易的商船。唐代以前,外国人来华贸易大都乘坐他们本国制造的海船,中国人出外经商也多有搭乘外国商船的。宋、元两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大船多由中国自己制造,外国人来华也常搭乘中国海船。这表明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宋神宗时, 为了派使者到高丽,曾经打造过二只万斛船。这两艘万斛船从定海出海到达高丽时,高丽国人“欢呼出迎”。宋徽宗时,又打造了两艘很大的“神舟”, 出使高丽。根据当时的记载推算,神舟载重约为一千一百吨。船抵高丽时,

① 引自徐规、周梦江:《宋代两浙的海外贸易》。《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79 年第 1—2

期。

高丽国人“倾国耸观,欢呼嘉叹”① 。当时中国出海航行的大船,无论在两浙、泉州,或是在广西打造的,都达到了当时国际的先进水平。据说当时中国建造的海船,“舟若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每一艘船可容几百人。有些海船的载重量为五百五十到六百六十吨,船上备有一年的粮食,还可养猪、酿酒,船客之间不时互相请客,互为宾主。不少海船的桅杆装在转轴上,起放灵活,不怕大风吹折。舵有正舵,“大小二等”,“随水深浅更易”,还有起碇用的轮车,并已经使用罗盘针导航。当时我国的船只已经航行于印度洋各地,包括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次大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甚至达到非洲的索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