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跃的汉代商业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集中统一的措施。除了划一全国的文字、法律、车轨和度量衡以外,还统一了货币。秦规定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单位是“镒,即二十两;以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单位是“半两”。黄金大概只用于大数目的支付,日常交易都用半两铜钱。统一货币后, 克服了过去币制不一和换算的困难,对各地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自秦创用方孔铜钱以后,这种铸币的形态就长期固定下来,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主要流通手段。

汉代曾经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但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商业仍很繁荣。

重农抑商的政策,由来已久。早在秦孝公时已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①。秦始皇时候,更把商贾和罪犯同等看待,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汉代继续“抑商”。汉高祖时曾经命令商人不准衣绸佩剑,不准乘车骑马,不准做官,不得购买土地等。孝惠、高后时“复弛商贾之禁”②,但商人子孙仍不许做官为吏,不能占有土地。武帝时曾实行算缗和告缗。算缗是向商人、高利贷者征收的财产税和所得税。凡对财产和收入隐藏不报,或呈报不实的,鼓励知情人揭发,叫“告缗”。如果事情属实,则没收全部财产,并戍边一年。这一措施既打击了大商人,同时也增加了财政收入。“重农抑商”可以说是历代封建王朝的一项传统政策,直到封建社会末期,始终未变。

前面说过,汉武帝时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打击富商大贾的经济势力,把冶铁、煮盐收归官营。在武帝推行盐铁官营的同时,还实行了贸易方面的均输平准政策。这是政府控制商业、调剂余缺、平抑物价和取得财政收入的办法。

均输是调剂各地物资的办法,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一一五年)为理财家桑弘羊所创。《史记·平准书》说:“桑弘羊为大农丞,管诸会计事,稍

① 《史记·商君列传》。

② 《史记·平准书》。

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不过这时尚属试办性质。试办后效果良好。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年),桑弘羊任大司农,乃于各地设均输官,全面推行此法。以往,各郡国对朝廷都有贡输,但贡输之物不一定是当地所产,有时还需要到远地置办。这样不但往返运费很多,而且贡物容易途中损坏,造成政府的损失。实行均输的具体办法是政府于各地设置均输官,规定各地贡输物品一律按照当地市价折成土产输官,然后政府再转运到京师和缺乏该项物品的地区出售。这个办法不但可以避免前述缺点,而且政府还可以不费资本,辗转贸易,获取厚利,并调剂各地物资的余缺。

平准法也是桑弘羊所设立,创始于推广均输法的元封元年。其具体办法是在大司农下设平准官,各大商业城市也设立相应机构,接受均输官运到的物品,“贱而买,贵即卖”①,使物价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总之,实行均输、平准可以使政府控制商业,掌握物资,平抑物价,增加收入,防止富商大贾谋取暴利。但是,这些措施既然由封建官僚来执行, 弊端必然不少。《盐铁论·本议》引“文学”的话说:“间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难,与之为市。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蜀、汉之布也, 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红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平准法后来也被富商大贾钻了空子,“未见准之平也”。所以,政府行均输平准法,广大人民从中得到的好处是不多的。

汉代虽然采取抑商政策,但是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由于经商比较容易获利,所以当时的商业还是比较繁荣的。各地很多商品都通过市场进行交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渔、盐、漆、丝;江南的樟、姜、桂、金、锡;北方的马、牛、羊、旃裘以及铜铁矿产品等。还有一些经济作物和果品,如安邑的枣,燕秦的栗,蜀、汉、江陵的桔,陈、夏的漆,渭川、吴越的竹等,也都行销全国各地。随着商业的发展,行业的种类也不断增加, 据《史记》、《汉书》等书的记载,汉代的商业有:出售粟、米、牛、羊、枣、桔、姜、醋、酒、酱等食品行业;出售棉絮、布匹、皮革、羔裘等服装衣料行业;出售木、竹、钢铁器等日常用品行业;出售车船等交通器具行业; 出售棺椁等丧葬用品的行业;出售犁锄等农具的行业;出售笔、书、纸等文教用品的行业;出售药材的行业;出售珠玉宝器奢侈品的行业;等。经营的内容既有专供统治阶级享用的高级消费品,也有一般居民的生活用品和农民的生产资料,吃、穿、用应有尽有。汉代商人的数量很可观,有周流天下的富商大贾,也有本小利微的小商小贩。“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

①。由于经商容易赚钱,“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

市门”②。所以弃农经商的人不少。《汉书·贡禹传》说:“商贾求利,东

① 《盐铁论·本议》。

① 《汉书·食货志上》。

② 《史记·货殖列传》。

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之田,犹贱卖以贾”。“耕者不能半”肯定是夸大之辞,但“民弃本逐末”,贱卖土地经商的说法,当有事实根据,反映了汉代“逐末”风气的盛行。

西汉的币制,继承秦制,仍以黄金和铜钱为货币,以钱为主。日常交易都用铜钱,黄金主要用作支付工具和贮藏手段。汉初,由于经济困难,政府从财政需要出发,一再减轻钱的重量。初年,允许郡国铸钱。文帝时更听任民间自由铸币,于是私铸之风大起。贵族、官僚、富商大贾乘机降低钱币重量,获取厚利,“吴(王刘濞)、邓氏(邓通)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禁生焉。”

①禁止私人铸币,又产生盗铸。因盗铸触犯刑律而死的有几十万人,自首而

获赦免的也达一百多万人,可见盗铸问题的严重。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一一三年)禁止地方郡国铸钱,把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钟官、辨铜、均输)专门负责铸钱事宜,铸造新的五铢钱,各地私铸的钱币全部销毁。这次新造的五铢钱轻重适宜,重如其文,使用方便。此后一直到隋代的六、七百年间,各朝大多也用五铢钱,行使不废。

西汉末年,王莽执政以后屡次改革币制。而最奇特的是王莽代汉后于始建国二年(公元十年)实行的宝货制度。“宝货”共包括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 (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共二十八品。宝货制货币种类太多,换算困难,使用不便。据说当时“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②,对社会生产和商品流通带来很大危害。

新朝覆灭、东汉建立以后,社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东汉初年,恢复了汉武帝时开始发行的五铢钱,货币统一,结束了王莽时期货币纷杂的情况,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东汉中期,商人的牛马车辆充斥道路,首都洛阳和其他郡县所在地从事商业的人很多。仲长统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①可见东汉大商人的经济势力不小。

由于商业的发展,汉代出现了不少大商业都市。秦王朝统一六国,为削弱地方势力,曾采取隳名城的措施。加以秦末战争的破坏,各地城市比较萧条,不复过去繁盛的景象。汉初,将战国时期的各大城市次第予以修复。西汉都城长安,既是全国政治中心,又是商业大城市,交通发达。关中地区的贸易以及对西域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都以此为中心,有专为接待外国人和少数民族而设的居住区。长安城规模宏大,有十二座城门,街道宽阔,可同时并行十二辆车。城中有九市,三市在道东,六市在道西,统称东市、西市。在市上,商品按类别区分,排成两行分列两旁。市场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① 《史记·平准书》。

② 《汉书·食货志下》。

① 《后汉书·仲长统传》。

此外,有称做“直市”的,市内所卖的东西,言不二价,因而得名;有叫做“槐市”的,是每逢朔(初一)望(十五),在太学附近槐树下集合的临时性集市。“槐市”主要是为了便利太学的学生而设置,商品多是本郡土产、书籍和笙磬乐器等。由于商业繁盛,商人也非常富裕,大行业不必说,就连经营马医、卖浆、贩脂、卖肉干、磨刀剑、行商等小行业,也有家累千金的。其他如东汉都城洛阳,战国时赵国旧都邯郸,齐旧都临淄,四川成都,居于南北要道的宛(今河南南阳),西通巫巴、东有云梦泽的江陵(今湖北江陵), 江东大都市吴(今江苏苏州),对外贸易中心番禺(今广州)等,也都是汉代的大商业城市。

在汉代,不但国内商业比较发达,而且对外的经济联系也比较频繁。我国从秦代起就与外国发生通商往来。在两汉极盛时期,和更多的国家

与地区发生了联系,发展了对外贸易。汉王朝幅员辽阔,对外的陆路海上交通四通八达。当时的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地区),开辟了由新疆地区通往中亚的道路。张骞到过大宛(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大夏(今阿富汗北部), 康居(在阿姆河以北咸海与巴尔喀什湖之间地区)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通商关系。自此与西域的往来日渐频繁。汉王朝派到西域去的使臣,每年从五、六批到十几批;每批人数多的几百人,少的也有百余人。汉使曾到达安息(今伊朗高原及其以西地区)、身毒(今印度)、条支(在今伊拉克境内)、㱰靬(又名大秦,即罗马帝国)等国。从中国内地输往西域的货物,以丝织品和金属品为主。张骞在大夏市场上曾见到我国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是商人从身毒传来的。可见四川早就有产品经西藏、印度到达阿富汗。由西域输入中国内地的货物以马匹、谷物、水果等为主。一些重要的农副产品,如葡萄、苜蓿、蚕豆、胡桃、胡萝卜等就是原产在中亚一带而后移植来我国的。王莽时,内地与西域的贸易逐渐衰落。公元七十三年,东汉政府派遣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前后三十年,对于巩固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发展贸易往来, 以及进一步寻找通往欧洲的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后,中国内地与西域的贸易又活跃起来。中国商人前往西域的很多,西域商人也有不少到中国内地经商。东汉时的洛阳(以及西汉时的长安),都设有“蛮夷邸”,接待邻族、邻国来的宾客。

张骞通西域以后,在物资交流和贸易发展的情况下,西域各民族社会经济面貌迅速改观。汉族人民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先后在西域推广,对当地的生产起了促进的作用。西域的音乐和乐器(胡笳、觱篥)等也传入内地, 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亚各国的安息香、条支大鸟(驼鸟)、一峰骆驼、狮子、汗血马以及一些重要的农副产品也相继传入我国。我国的炼铁技术、掘井法等也传到中亚。当时通往中亚,有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今敦煌西南),经鄯善(今新疆若羌东北)、于阗(今和田)到莎车,西越葱岭南部,到达中亚细亚地区的大月氏、安息等国。北路出玉门(今敦煌西北

玉门关),经交河城(今吐鲁番西)、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等地,再越过葱岭北部到达大宛、康居等国。中国的丝绸即经过这两条道路源源运往中亚,甚至再经过这些国家的商人转运到欧洲大秦。因此,历史上称这两条路为“丝绸之路”。这两条路是当时中外经济关系的大动脉,全程均达七千多公里,是古代历史上最长的重要商路。

张骞通使西域,也开辟了和印度的直接交往。张出使中亚时,他的副使曾到达身毒(今印度)和罽宾。罽宾在今克什米尔。至于商人的贸易,则早在这以前已经存在了。

在汉代,我国到东南亚各国的通道,除了有经由中亚、缅甸的陆路以外, 还有海道。海路从广东徐闻县出发,可航行到马来半岛、印尼等地。东汉时, 大秦国王曾遣使经波斯湾到达印度河口,沿印度西海岸、马来半岛经苏门答腊到达现在的越南登陆,最后抵洛阳运来象牙、犀角、玳瑁等物。

中国和朝鲜、日本,早在秦汉就有经济文化上的联系。由于当时航海船舶和技术的限制,中日两国之间的海上往来,只能经朝鲜沿中国海岸行驶。中国的铁器、铜器、丝绸和日用品以及养蚕技术等逐渐传入日本,日本也不断遣使来我国,使两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西汉时代,开辟了对中亚、西亚、东南亚以及西欧、罗马等地的陆上、海上交通,对密切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