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宋元农业生产的缓慢前进

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由于农田水利的兴修、垦田面积的扩大、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而有了缓慢的发展。

在宋代,水利事业南北都有,而以江苏、浙江、福建为最多。北宋时南方所修水利规模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和福建莆田县木兰坡等地。其中江北捍海堰全长五百余里,修成后不仅近海民田免遭海潮倒灌,同时还使沿海碱卤地改造成为良田。浙江捍海石塘原创于五代时的吴越,北宋时重修。石塘高宽各四丈,全长三百多里,效果良好。木兰坡能拦洪、排灌, 使周围两万多顷农田旱涝保收。南宋各地兴修或修复的较大水利工程有湖南潭州龟塘、兴元府的山河堰、镇江府练湖的七十二源,都可溉田万顷或万顷以上。元代所修水利不如宋多,中国南部的水利项目远比宋代为少,但与北

① 王祯:《农书》卷 11,第 136 页。

② 路振:《九国志·周行逢》。

③ 张唐英:《蜀梼杌》卷下,第 7 页。

部各省相比,除山西省外,也仍比北方多。元初曾设立了都水监和河渠司, 专掌水利,逐步修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陕西三白渠工程到元代后期仍可溉田七万余顷。所修复的浙江捍海塘,对保护农业生产也起了较大作用。

宋、元时候,南方人民曾采用了“圩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梯田”等扩大耕地的种植方法。

前面说过,圩田即围田,是在水涝地筑堤所围出的土地。五代已经出现, 宋、元时更见增多。北宋中叶,仅从宣州到池州就有千亩以上的圩田。南宋时,当涂、芜湖两县的圩田占全县农田面积的十之八九。宣州、池州一带的圩田的规模非常大,有的圩田周长四百八十多里,圩岸坚固宽广,可以并马而驰。

柜田实际即是圩田,不过规模较小而已。架田是以木桩作架,四周和底部实以泥土和水草飘浮在水面的农田。宋室南渡后,柜田和架田在南方比较常见,是劳动人民争取耕地的方法。

涂田和沙田是利用江海沿岸泥沙淤积的滩地经开垦而成的农田。由于这类土地时常容易淹没,所以不计入全国耕地之中。但农民在涂田、沙田上种植庄稼,仍是可以提高农业总产量的。

梯田是在山坡垦出类似梯形的土地,宋代南方的福建、江西、湖南等地, 农民多开梯田。福建农民“缘山引水”,在山里种植水稻;江西抚州、袁州等地的农民,也开山坡为禾田,层层而上,直达山顶。

劳动人民修建“圩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梯田”的结果,自然可以扩大当时的耕地面积。

宋、元时候,劳动人民对生产工具又有改进。如北宋时期铲草用的镫锄, 开垦芦苇荒地的锄刀,插秧用的秧马,都是费力少而功效高的农具。秧马是湖北鄂州农民所创。农民骑在秧马上插秧,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减轻弯腰弓背的劳苦。宋初,为了解决耕牛缺乏的问题,还曾创造了用人力推动的踏犁。使用踏犁耕田,四五个劳动力的功效,约可相当于牛耕的一半。北宋时,南方农民已普遍使用龙骨车来戽水。龙骨车有的用人力,有的用风力。此外,比龙骨车运转力更大的筒车也用来引水上山。在元代,劳动人民对农具又有新的创造。关于元代的农具,在王祯的《农书》中有不少反映。

王祯是元代农学家,山东东平人。元初先后作过安徽旌德和江西广丰的县官。他写的《农书》既总结了古代的农业生产经验,又介绍了当时的新技术,全书共三十七卷(现存三十六卷),是继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占全书篇幅五分之四,对农具作了详尽的介绍,是该书的重点。从书中可以看到,在翻土整地的农具方面当时人们已经创造出各种适合不同需要的铁犁,还创制了畜拉的耙耢和水田用的耖等农具,用来碎土和耱平土地。在播种工具方面,元代的劳动人民对古代耧车又作了重大改进,在耧车上附加了肥料箱和配上砘车,使播种同施肥、下种和压土都能结合起来。在中耕锄草方面,王祯介绍

了耨、锄、铲、耙以及当时北方旱田使用的畜拉耧锄、南方水田使用的■马、耘荡和耘爪等先进农具。书中介绍的收获工具也很多,其中收获荞麦用的推镰和快速收麦器都是很先进的收获工具。王祯在介绍农具的同时,还自行设计、制造和改进了一些农业器械。例如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了水转翻车和高筒转车。前者是以水力作动力的提水灌溉工具;后者是适用田高水低地方的灌溉机械。王祯还设计了一种叫做“水轮三事”的农产品加工机械,据说它以水为动力,兼有磨面、砻稻和碾米三种功能。

这一时期,一些优良的粮食品种进一步得到了推广,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占城稻。“大中祥符四年(公元一○一一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 盖旱稻也。”①占城稻在北宋以前已传入福建,宋真宗时遣使到福建收买稻种,“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江南、淮南、两浙三路作为种子。这里把占城稻说成“盖旱稻也”,应是误解。实际上它是水稻,不过抗旱力强,成熟期短,可以不择地而生而已。到了南宋初年,江南西路所种稻田,十之七八是占城稻。苏、湖一带土地肥沃,改种占城稻以后,部分地区甚至可以一年两熟,大大提高了产量。

入宋以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明显超过北方。北宋时,一般的产量,“大约中岁亩收一石”①,南方江浙地区的稻田,平常年份的收获,每亩可得二石至三石②。南宋,苏湖地区改用占城稻种以后,在丰收年份上田所收每亩可五、六石,因而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③ 。以上所说“中岁亩收一石”大概是指北方的麦、粟产量。宋亩一亩合今○·九五八五市亩,一石合今六斗六升强④。依此推算,北宋北方当今一市亩的田地可生产麦、粟六斗七升多。这个数字可能略略偏低,不一定是北方的普遍产量。南方江浙地区每亩产稻二至三石合成今制,约每市亩产稻谷二石三升至三石四升。至于所说苏湖地区种占城稻的产量,应视为高产地的产量,也不能作为一般的产量看待。北宋的垦地面积各朝不同,最高的记录是真宗天禧五年(公元一○二一年),垦地数为五二四、七五八、四三二亩(宋亩)。北宋的人口数,自宋初以来不断上升。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九七六年)时仅三百零九万余户, 到徽宗大观四年(一一一○年)增加到二○、八八二、二五八户,四六、七三四、七八四口。

元王朝虽然对各族人民压榨很重,但由于全国统一,社会相对安定,农

① 《宋史·食货志上一》。这段话是接在大中祥符四年“火田之禁”的诏令 后说的。实际上遣使往福建取稻种的时间应在大中祥符五年。

① 《宋会要辑稿·食货》。

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 3 册,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9 页。

③ 同上书,第 75 页。

④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版,第 545 页。

业生产仍然继续发展。公元一三二九年(天历二年),南粮北运多达三百五十多万石①,这固然反映了封建王朝剥削的沉重,但是也说明了粮食生产的丰富;否则,从南方是运不出这么多粮食的。元代的垦地面积不详,人口数在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一二九一年)为一三、四三○、三二二户,五九、八四八、九六四人②。

这一阶段,经济作物也有较大发展。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叶种植始于何时,无从确考。但茶叶作为普遍的饮料则始于唐。中唐以后,茶叶更成为人民日常饮料。开元时,一些城市里已有专门煎茶出卖的茶店。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七八○年)开始征茶税,后专置榷茶使。从此以后,茶税成为历代封建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由于茶叶栽培日渐扩大,德宗时的陆羽还总结了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制作方法,这就是有名的《茶经》。北宋时茶叶的栽培遍及淮南、荆湖、福建及四川诸路。这些地区每年上缴给政府专卖机构的茶叶达一千四、五百万斤,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远销国外。北宋茶叶的品种很多,福建所产最为著名。其它名茶尚有两浙的日经茶,江西的双井白茶,广西容州的竹茶等。南宋时, 南方的注茶地比北宋更多,吴兴的紫笋、常州的阳羡、绍兴的日注、隆兴的黄龙等,都被称为“绝品”。

棉花种植也有了发展。北宋时,棉花的种植在福建、广东一带已渐盛行; 南宋时,又从闽、粤发展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元代,江南地区已盛种棉花, 北方陕甘一带又从西域传来了新的棉种。至元二十六年(公元一二八九年), 元政府设置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省木棉提举司,年征木棉布十万匹。成宗元贞二年(公元一二九六年)复定江南夏税折征木棉等物,反映了棉花种植的普遍及棉纺织业的发达。

用甘蔗制糖的技术,南北朝时已比较成熟。北宋时,甘蔗在闽、浙、川、广一带种植。南宋时,这些地区都仍盛产甘蔗。四川的遂宁到处都是蔗田, 农民把甘蔗和谷物轮流栽种,借以保持地力。南宋绍兴年间王灼著有《糖霜谱》一书,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记述种蔗制糖方法的著作。

① 元一石合今九斗五升弱,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45 页。

② 参见上书,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