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汉农业生产的发展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朝建立后,曾推行过奖励农垦政策,用免除徭役等办法,先后把几十万人迁到边疆和劳动力不足的地区,去开垦荒地,从事农业生产。秦统一六国以后,虽然也采取了一些符合社会发展的措施,但总的来说秦王朝的统治是很残暴的。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修骊山陵墓征发了刑徒和奴隶七十万人,再加上防备匈奴的三十万人、戍守五岭的五十万人和修驰道、搞运输的役夫,全国服役的人数当不下二百万。这个数字约占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同时秦王朝对广大人民的赋税剥削十分沉重,人民三分之二以上的收入都被封建统治者所攫取,“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①。人民处在这样的生活境况下,估计农业生产是不可能有什么大发展的。

公元前二○六年,秦王朝在人民大起义的风暴下覆灭,接下来建立了汉王朝。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封建统治权的五年战争中,百姓流离,灾荒连年, 物价腾贵,百姓被迫易子而食,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不但人民极端穷困, 连统治者也“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②。刘汉政权为了巩固新建立的王朝,发展封建经济,充实统治阶级的物质基础,采取了一系列帮助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如:(一)复员士卒解甲归田,给予土地房屋。愿在关中的农民,免除徭役十二年;回归本土的,免除徭役六年。(二)号召在战乱中流亡山泽的人各归本土,恢复其原有的爵位和田宅。(三)凡因饥饿卖身为奴婢的,一律恢复为庶人,百姓得归于田亩。(四)重农抑末,限制商人势力的膨胀,防范他们对农民的兼并。(五)减轻田赋,十五税一。应当说,这些措施对于发展生产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西汉时候,铁农具和牛耕更加普遍。《盐铁论·水旱》说:“铁器,民

① 参见《汉书·食货志上》。

② 参见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9 页注。

① 《汉书·食货志上》。

② 《汉书·食货志上》。

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当时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铁犁铧、铁锄、铁、铁臿、铁镰等。有的铁农具如犁铧,比战国时又有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以适应耕垦熟地、开垦荒地、开沟做渠等不同需要。汉初,为了农业生产上的需要,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西汉政府并曾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广大农民更加重视饲养牲畜,牛耕(也辅以马耕)进一步普遍。

不过,西汉时铁农具和牛耕在全国各个地区的使用并不平衡。大体上说,这时北方牛耕已占统治地位,在江南还处在火耕水耨的状态。《盐铁论·通有》上说,荆、扬地区“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这种情况的存在大概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的农业是在北方先发展起来的,北方人民有经营农业的丰富经验和比较先进的技术。第二,北方的冶铁业比较发达。比如西汉时候,江南只有三郡设有铁官,江北却有三十七郡。既然江南的冶铁业不发达,铁农具的使用自然也不及北方普遍,牛耕也无法推广。

西汉时,随着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也有很大提高,其中最著称的是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代田法”。所谓“代田法”就是将每亩田分成六份——三垄(垄台)三甽(垄沟),每年垄甽互换位置以休养地力。具体办法是甽宽一尺,深一尺,垄也宽一尺,垄甽相间,把种子种在甽里。出苗后, 除去垄边杂草并翻土以培苗根。到夏天,则垄尽而根已深。次年,互换甽和垄的位置,依样种植。“代田法”的优点有三:第一,过去需要休耕一年或两年的土地,现在变为亩内轮种,地尽其利。第二,可使苗根粗壮,能抗旱。第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用力少而得谷多”①,每亩田地的产量,可超过一般耕种法的一斛,甚至两斛(武帝时,两汉一亩约当今制○·六九一六市亩,一斛当今二市斗②)。“代田法”最初实行于京师附近的公田,后来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直到西北边疆。据说,赵过还在劳动人民创造的基础上推广了耧播技术。平陆枣园汉墓壁画有一幅耧播图,耧犁有三根耧足, 一人驾车,一人挽犁。耧车一天可播种一顷(汉亩,下同),行距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是播种技术的一大进步。成帝时,农学家氾胜之又总结出一种“区种法”,把土地划分成若干区,根据土地的肥瘠,决定区的大小和施肥的多少。这一耕作方法也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在农产品的加工方面,过去主要靠人工舂米或其它谷物。西汉至迟在武帝时,已经有了用畜力拉的大石磨。此外,脚踏的“践碓”,利用水力的水碓和水碓磨,筛谷用的风车,在西汉也都已出现。桓谭《新论》在谈到粮食加工时说:“及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春,又复设机

① 《汉书·食货志上》。

②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47 页。

关,用驴、驘、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①河北满城中山王陵墓曾出土过一件用畜力拉、带有铜漏斗的大石磨。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扇谷用的风车到北宋时才出现。近年在河南洛阳和济源汉墓中出土了两件风车模型,从而也把风车的历史提前到了西汉。

西汉时,水利事业在战国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据《史记·河渠书》及

《汉书·沟洫志》所记,这一时期比较重大的水利工程有以下几项:(一) 公元前一二九年(元光六年),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漕渠。起自终南山,注入黄河,长三百余里,灌溉农田万余顷。(二)与修漕渠的同时又征发民工修建从今陕西澄城县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田地的龙首渠。渠道所经商颜山一带土质松软,易于崩塌,不能采用一般施工方法。群众发明了井渠法,筑成十里长的井渠,井下水渠相通,穿过商颜山。此法以后推广到新疆。(三)公元前一一一年(元鼎六年)在关中郑国渠的南岸, 修了六条小渠,称六渠,用以灌溉郑国渠所不能灌到的地势较高的田地。

(四)公元前九五年(太始二年)修建了白渠。起自今陕西泾阳西北,东至今陕西临潼西北,注入渭水,接通泾渭两河,长达二百余里,可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除了这几项著名的大工程以外,在关中还先后开筑了灵轵渠、成国渠和■渠;其他在今河南、山东、安徽、甘肃、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也修建了不少大的水渠,至于一般小规模的河渠灌溉工程,则不可胜数了。

随着农业的发展,西汉末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全国耕地达八、二七○、五三六顷,人口则达五九、五九四、九七八人①。这时粮食的品种, 在北方以粟、麦为主,也种植少量的黍、豆、麻、高粱、粳稻等;在南方仍主要种稻。入汉以后,北方人民已改变了战国以菽、粟为主要食粮的习惯, 而以粟、麦为主食。关于西汉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文帝时晁错曾说:“百亩之收,不过百石”②。汉初行小亩,每亩约当今○·二八八二市亩③,每石约当今○·二市石。按照晁错说的这个数字,汉初每市亩田地约可产粟或麦六斗九升。《淮南子·主术训》又提到:“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中岁之获,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淮南子》大概成书于武帝时候。武帝时开始行大亩,每亩合今○·六九一六市亩,四石之收,折合今制每市亩约产粟或麦一石一斗五升①。不过这大概已是高产田了。

西汉末年,王莽代汉自立,在他的统治下和新朝政权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受到较大破坏。公元二十五年东汉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又逐

① 桓谭:《新论·离事》。

①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 页。

② 《汉书·食货志上》。

③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47 页。

①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 547 页。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很缺乏关于粮食亩产量的资料。这里只能提出一些个别的数字作为参考,肯定是不能概括全面的。

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东汉的水利灌溉工程,有不少是对西汉原有水利的修复和治理。如杜诗任南阳(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太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②,与民兴利, 当地百姓对他称之为“杜母”;邓晨作汝南(治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太守, 修复堙废的鸿隙陂(亦称鸿郤陂),灌溉土地,致使汝南殷富,“鱼稻之饶, 流衍他郡”③;后鲍昱、何敞继任汝南太守,也在那里扩建陂塘,修治旧渠, 灌溉和新垦的土地更多;马棱任广陵(治所在今扬州)太守,修复陂湖,灌溉田二万余顷;张禹任下邳(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相,修复堙没的蒲阳坡,引水溉田,垦辟土地“民用温给”④;修理漳水的支渠,灌溉民田;等等。这些都是对过去水利工程的修复。东汉时期最大的一项工程是对黄河的治理。

王莽时,黄河在魏郡(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区)决口,久不修治,下游经常泛滥,造成很大灾害。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六十九年),在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动员了几十万民工用一年多时间在荥阳(今河南荥阳)至千乘

(今山东利津)一千多里之间,筑堤、修渠、疏通了河道。从此,八百多年间黄河没有改道,减少了水患,使中国中部地区出现了更多的良田。

东汉时的铁犁牛耕更加推广。北方出土的铁农具如、锸、锄、镰、铧等比西汉大大增多。连当时还比较偏僻的庐江(今安徽庐江县南)也开始用牛耕铁犁代替了过去陈旧的耕作方法。铁犁的制造和牛耕的技术也都有改进。过去西汉使用的耕犁是两牛抬杠的长辕犁,比较笨重,使用不便。“长辕,耕平地尚可,于山涧之间则不任用。且回转至难,费力。”①东汉时则出现了短辕犁,可用一牛拉挽,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土地上耕作。同时, 西汉晚期和东汉的犁铧上已都装置有翻土用的犁壁,耕犁上已装有犁床(也称犁底),还装有可以上下移动的犁箭,以决定犁铧入土的深浅②。这是当时农业生产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灌溉工具上,灵帝时宦官毕岚在总结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翻车和渴乌。翻车是一种在河边汲水的水车,渴乌则是洒水的曲筒,用于给道路洒水。使用水车,比之过去的用桔槔提灌,自然效率高得多了。

前面说过,西汉末成帝时氾胜之曾总结出“区田法”有利于单产的提高。公元六十八年,明帝下令推广“区田法”。氾胜之还总结出一种“溲种法”。其办法是下种前将种子浸于雪水中。浸过的种子可以提高抗寒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产量。东汉时,劳动人民还创造出了水稻秧苗移栽的技

② 《后汉书·杜诗传》。

③ 《后汉书·邓晨传》。

④ 《后汉书·张禹传》。

① 《齐民要术》卷 1,《耕田》。

② 张振新:《汉代的牛耕》,《文物》1977 年第 8 期。

术。移栽秧苗的好处在当时大致是:便于集中管理秧田、节约灌溉用水、便于除草和安排耕地的复种等。

东汉的垦田面积以和帝元兴元年(公元一○五年)为最高,达七三二、

○一七、○八○亩①。不过,东汉豪强地主的势力较前发展,隐瞒土地更多。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则东汉的实际垦田数不一定比西汉少。关于东汉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后汉书·仲长统传》说:“今通肥饶之率,计稼穑之入,令亩收三斛”。这里所指大概是北方陆田的粟麦产量。东汉的亩积同于西汉武帝以后,斗量也相同。亩收三斛合成今制每市亩约产粟或麦八斗七升。这个数字比西汉高,而略低于前引《淮南子》中所举例子。但这些都属于个别的事例。两汉共长达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当中水利灌溉事业有所发展,农业耕作技术不断提高,东汉的亩产量应当是高于或至少不低于西汉的。东汉初年,人口曾大量减少,后来又逐渐增加,到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一五七年)增加到五六、四八六、八五六人②,但仍比西汉平帝元始二年时少三、一○八、一二二人。

①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 页。

②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