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唐(后期)至元代的农业
一、唐(后期)和五代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多,北方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安史乱后的藩镇割据,又使北方成为争战的场所。江南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安定,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北方发生战乱,总有大量百姓避难南徙。汉末、三国、两晋和南北朝的时候,都曾有人民南迁,安史乱后也是如此。唐元和时的户数比开元时减少了很多。开元时的总户数为七、四一七、一八五,元和时降低到二、三六八、七七五户。其中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都减少很多。如宋州(今河南商邱),元和时的户数仅及开元时的二十分之一,光州(今河南潢川)的户数仅及开元时的三十分之一,鄜州(今陕西鄜县)的户数甚至仅及开元时的四十分之一。而南方一些主要州郡的户数却有上升,如苏州、鄂州、洪州、饶州、吉州、襄州、郢州、唐州、衡州、广州等①。其中有些户口是从北方迁来的。据说当时的苏州户口中,自北方迁来的占原来人数的三分之一,武昌在两年内户口增加了三倍,这都反映了南徙人口的众多。人口增加表明劳动力增加,自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唐后期曾在江南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代宗大历年间(公元七六六—— 七七九年)为了防止海潮,曾在今江苏淮安至南通一带筑堤,长一四二里, 起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公元七七七年(代宗大历十二年)在今江苏句容县绛岩湖周围百里开置水塘,立斗门调节干旱,灌田万顷;公元七九二年(德宗贞元八年)湖北江陵人民修堤治水,开出良田五千顷;公元八一三年(宪宗元和八年)常州武进县人民开孟■渠,灌田四千顷;公元八三二年(文宗太和六年)浙江宁波人民筑仲夏堰,灌田数千顷;等等。
前章说过,晚唐人陆龟蒙所著《耒耜经》提到,当时江南使用的耕犁田犁壁、犁箭、犁秤等十一个部分组成,操作灵活,可以深耕,也可以浅耕。犁耕后,随即用耙、■■、碌碡等碎土、除草和平整田亩,使耕作更为精细。此外,灌溉工具也有进步。中唐以后,利用风力或水力转动的水车已属常见, 过去使用的桔槔,已被认为是落后的农具了。
江南劳动力的增加,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南方的农业生产。时人权德舆说:“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 仰于东南。”①粮食产量很高。作为经济作物的茶叶,在中唐以后种植更为普遍。从今四川、湖北到广东许多地方都生产茶叶。今安徽祁门一带,山多田少,山上隙土,到处植茶,人民以茶为业者十之七八。
①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版,第 96—104 页。
① 《新唐书·权德舆传》。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仍然是兵连祸结,但劳动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进行生产斗争,使社会生产渐渐得到恢复。南方战乱较少,农业生产得以在唐末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发展。
五代时,南方各国都很重视兴修水利,防水治害。吴和南唐在丹阳疏浚练湖,在句容疏浚绛岩湖,在楚州筑白水塘,在寿州筑安丰塘,少者溉田数千顷,多者溉田万顷以上。闽在连江县车湖周围筑堤,可溉田四万余顷。其中吴越的水利事业最为发达,一河一浦上都修有堰闸。群众在嘉兴、太仓、江阴沿海地区兴修了许多堤坝,尤以杭州的捍海石塘更为著称。钱塘入海地带常受海潮袭击,淹没农田。当地农民早在五、六世纪时已修筑了“防海大塘”,但随修随坏,不能持久。钱镠占有两浙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工程, 以竹笼装巨石,砌成大堤,堤外再打下大木桩加以维护。同时又疏浚了西湖, 使湖水得以灌溉杭州周围以至海盐的大片农田。南唐和吴越的群众还修建了一种圩田,即围田。圩田主要是利用河身较高、田面较低的水涝地筑成。每个圩方圆数十里,周围筑起堤坝,内以围田。沿堤建水闸,旱则开闸引水灌田,涝则关闸拒水,把低洼的涝地变成良好的耕田。圩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实近古之上法,将来之永利,富国富民,无越于此”①。
由于劳动人民广修水利,讲究生产,所以南方各国的粮食生产都比较丰盛。据说吴越粮食经常丰收,米一石不过数十文钱。楚在周行逢据有湖南时, 人民“率务稼穑,四五年间,仓廪充实”②。后蜀时期,“百姓富庶”,“斗米三钱”③。米便宜到一斗三文钱,足见当时农业生产的发达,这自然都是农民勤劳耕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