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国至南朝的农业
一、三国两晋的农业面貌和生产重心的南移
东汉以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约半个多世纪。魏国拥有今江苏、安徽北部,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汉中除外)、甘肃等省的全部以及湖北省的一部分。蜀占有今四川、陕西南部, 湖北、湖南西部以及贵州、云南北部地区。吴据有长江中下游各省区,以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三国时期新修的水利事业不多。这一时期与农业生产有一定关系的是前面提到过的屯田。屯田以曹魏最为发达。曹操于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 在许下屯田,取得初步成功后,便命令州郡都置田官,把屯田推广到各地。据说屯田数年,仓库积满了粮食①,对恢复农业起了一定作用。蜀、吴也都实行屯田,但规模不如曹魏大。三国时期的耕地面积未见到确切数字,但可以肯定比东汉时小。经过长期战乱,三国时候的人口骤减,北方的黄河、淮水流域人户只有过去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据史书记载,到三国末期,全国人口仍不足八百万②,仅及东汉桓帝永寿三年的七分之一。这个数字可能有些缩小,不过这时人口大量减少总是不容否认的。在劳动力如此缺乏的情况下,垦田面积无疑是会缩小的。
三国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一个重要情况是吴国农业的较快发展。中国自先秦两汉以来,农业生产的重心一直在北方,南方相对说比较落后。自三国时候开始,农业生产的重心已逐渐向江南转移。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是豪强混战的区域,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很大损失,而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因此,北方的人民大量南迁。迁移的方向有二:一是由关中流入长江中游之荆、襄地带,另一是自中原河、淮地带迁入江南。《三国志·吴书》的列传中著名的六十位吴臣中,约有半数都来自中原。这些人多是官僚地主或豪强地主,他们的迁徙,必然要带着大批部曲、百姓。如鲁肃南迁,就率领了男女三百余人。除了这些世家大族外,百姓为了逃避战祸,渡江南徙的自然更多。南迁人群最大的一次在建安十八年(公元二一三年)。据史书记载,曹操“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鄿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① 。仅这一次渡江南下的淮南百姓,就有十几万户。以一户四人计算,当达五、六十万人之众。
吴国统治下的江南地区,过去农业生产一直是比较落后的。从东南沿海
① 参见《晋书·食货志》。
②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 页。
①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一直到今广东、广西一带,西汉时还是地广人稀,火耕水耨。东汉时,安徽庐江(治所在今安徽舒城)一带才开始有铁犁牛耕。在这以前还不知犁耕之法。百姓大量南徙以后,既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又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提高。《三国志·吴志·钟离牧传》载:钟种荒田二十余亩,得米六十斛,平均每亩收获三石。三国时亩积约为今亩的百分之七十六,一石约合今二市斗① 。依此计算,则吴国当今一市亩的土地可产米七斗九市升,或谷一石一斗二升。这大概是东吴比较一般的产量,平均亩产已经不低。吴国灭亡时,仓库尚存有米谷二百八十万石。这个情况既说明孙吴政权对人民的严重搜刮,同时也反映了江南地区粮食生产的丰盛。
三国时期也有一些个别高产的例子。曹魏时诗人嵇康在《养生论》里说有亩收十石的。《华阳国志·蜀志》提到治区内有的地方亩产达三十至五十斛。亩收十石,在高产田也许可以达到;至于亩产三五十石,则恐怕是夸大之词了。
公元二六三年魏灭蜀。公元二八○年晋南下灭吴,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又重新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
西晋王朝初建时曾实行过一些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节用务农”、“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等。晋统治者还曾经招募蜀、吴地区的居民来充实北方。蜀人北来,政府供给两年口粮,并免除二十年徭役;吴人北来, 百工和百姓可免徭役二十年。
前面说过,晋初曾实行了占田、课田制度。限制农民男子占有的土地不得超过七十亩,女子不得超过三十亩(晋亩约当今○·七市亩),同时对七十亩中的五十亩和三十亩中的二十亩征税。这个办法有鼓励农民垦荒和耕种最低限额土地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在这样的制度下农民垦荒较有保证;另一方面,由于在一百亩土地中,七十亩无论耕种与否都必须征税,所以农民就不得不努力垦荒种田。
太康元年(公元二八○年),西晋全国有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
①,公元二八二年增加到三百七十七万,短短二、三年间增加了一百三十多
万户。这个期间人口的激增,当然不全是人口的自然增殖,而大概是和实行占田制后,大量流民垦占荒地,重新向国家申报户口有关。不过,把占田制在农业生产上的积极作用估计过高是不恰当的,因为在封建社会的条件下, 封建统治者不可能,也不会真正阻止豪强兼并土地,也无法保证农民占有小块土地的稳定性。不久,随着“八王之乱”的爆发,占田制也就化为乌有了。
① 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543—546 页表列数字计算。未能找到吴国的尺度和斗量,在计算中暂采用了魏尺和魏升。
① 参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 页。
在西晋和东晋时期,北方又有大量百姓流入江南。
汉魏以来,不断有百姓南徙。西晋惠帝初年,北方发生了“八王之乱”, 前后混战达十六年之久,再加上天灾连年,人民无法生活下去,纷纷外逃。有的迁徙辽东,有的移居西北,但更多的是迁往江南。西晋末年,司马氏政权更加腐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非常严重,内迁各少数民族相继起义,匈奴贵族刘渊也乘机起兵反晋。群众为了逃避战火,纷纷渡江而南。总计西晋末年和北方十六国纷争的时候,南迁到长江流域的约达七十万人。还有二十万南迁百姓没有到达长江,聚居在山东境内。扬州聚集南迁的人最多,约占全部南迁人口的半数以上。
南来百姓和当地人民一起,对江南的农业生产在两汉、孙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展。主要的农具犁又有改进,过去的火耕水耨已渐被淘汰,改为采用粪肥。南方一向植稻,这时除了水稻以外,也开始种麦。据说,西晋末年南来的郭文,隐居在吴兴大涤山中,以区种菽麦为生,区种法也开始在江南推行。东晋时,人民还兴修了一些水利。如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兴建新丰堰,溉田八百余顷;在乌程(今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在勾章(今浙江慈谿西)修汉时旧渠,溉田二百余顷等。
三国两晋以来,由于南方的农业生产发展比较快,中国在传统上农业中心稳居北方的形势已经渐渐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心已渐向南方转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