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三国至南朝的手工业

一、三国两晋的手工业状况和江南生产的某些发展

三国时期,手工业生产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官府手工业比较兴盛。这里说的兴盛不是指这时官府手工业的规模比前代大,而是说封建政府的需要取给于官府手工业的程度比汉时为高。这是因为三国时候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原来的手工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在战争中幸存的手工业者也多沦为军将、豪右的私属部曲。所以官府需要的手工制品,除了一部分可以从租调中取得外,其他就非得自设工场制造不可。尤其是需要量很大的兵器和屯田用的农具更必需官府自办工场冶铸。汉武帝时所创设的盐铁官营,东汉时曾一度罢废,到三国时又恢复了起来。官府手工业的兴盛不独三国时如此,两晋、南北朝也都如此。

魏国统治下的中原地区,东汉末年遭受战祸的破坏最重,曹魏政权为了巩固统治,除了大力推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以外,对于手工业的恢复也作了一些努力。首先是进行了冶铁的管理。中原承战争破坏之后,铁的生产大为减少,甚至改铁刑具为木制,可见铁的极端匮乏。为了管理铁的生产,设置了“司金中郎将”、“司金都尉”、“监冶谒者”等官职。曹操的首任司金中郎将是王脩。《三国志·魏书·王脩传》注引《魏略》载曹操与王脩书说:“观察先贤之论,多以盐铁之利,足赡军国之用。昔孤初立司金之官, 念非屈君,余无可者。”足见曹魏对冶铁业是很重视的。两汉时期中原新发达的丝织业,在经过一度破坏之后,又逐渐恢复。《魏都赋》说:“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①。这几地的丝织当已恢复了。魏明帝时博士马钧改进了绫机,使之更简单实用。原来的绫机是用脚踏动的,要踏五十下才能纺得五十综(缕)。马钧改造之后,仅踏十二下就可纺得五十综或六十综,效率提高了四五倍。东汉已有汲水用的翻车,马钧又加以改进, 用许多连在一起的木槽制成,转动轻便,可用以灌溉。马钧大概是很有巧思的人。诸葛亮造了一种新式连弩,一次能射出十支箭,威力强大,很受魏国注意。马钧见了以后说还不够完美,假如由他制作,效力能增加五倍。足见当时的手工技艺,非常精巧。

魏国的手工业生产虽有恢复和有某些发展,但总的来说大致还没有超过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水平。

蜀汉在杰出政治家诸葛亮的治理下,社会生产(包括手工业)很有起色。蜀汉政府实行了盐铁官营的办法,也设有司金中郎将的官职。据说诸葛亮命人造刀三千口,锋利无比。以竹筒内装铁珠,举刀斫筒,如断刍草。大概炼钢术有一定进步。蜀汉的煮盐也很发达。左思描写说:成都“家有盐泉之井”,

① 左思:《魏都赋》。

“火井沈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①。《初学记》卷七,《地部下》引“异说”说临邛的火井,经诸葛亮一窥而更转盛。这个故事类似神话,当然并不可信,但也说明当时煮盐业的发达。三国时蜀汉织锦业更盛,产品远销魏、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到蜀汉灭亡时,库存中还有“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②。

前面说过,东汉末年战乱不已。中原地区的百姓为了逃避战祸,大量渡江南迁。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农民,也有不少手工业者。这些劳动者的南来, 既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其它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吴国手工业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江南的冶铸、煮盐、纺织、造船等都有较大的发展。

江南的矿产很丰富,铜矿产量尤多。早在西汉时吴王刘濞即采铜自铸钱,获利极多。南方铁矿也不少,孙吴曾在产铁地区设立冶令、冶丞进行管理。但在荒山穷岭政府管辖不到的地方,老百姓也能自采铜铁,铸造甲兵。孙权于黄武四年(公元二二五年)采用武昌山的铜铁,铸造剑千口,刀万口, 各长三尺九寸,都是南钢越炭所制。煮盐业在江南早已很发达,孙吴时在海盐(今浙江海盐)、沙中(今江苏常熟)等地设有司盐校尉管理盐的产销。据说当时“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①,大概盐铁事业确实相当发达。三国时丝织最发达的地区大致是四川和华北、中原的某些地区,但江南三吴地区的丝织业也逐渐发达起来。三吴出产“八蚕之锦”,诸暨、永安一带的丝质更佳。当时的文人也常以蚕织作为诗赋的题材。后汉萌芽的瓷器,在孙吴时又有发展。浙江绍兴一带出产的青瓷,施釉较厚,釉色呈现较深绿色,说明我国瓷器的发展已到了成熟阶段。由于孙吴统治区域傍海多河,所以吴国造船业的发达是魏、蜀远远不及的。建安郡侯官(今福建闽侯)是造船业的中心。当时已能制造载重五百石的大船。有的船分五层, 能载三千人。尚不算大的船已能载马八十匹,大海船的规模即可想见了。吴亡时,被西晋接收的官船竟达五千艘之多。

西晋统治的时间很短,而且建国后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在手工业生产方面无甚可述。东晋虽然进行过几次北伐战争和重大的淝水之战,但一百多年中,在孙吴的基础上,丝织、冶铸、瓷器、造纸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发展。

江南有些地区的养蚕业很发达。豫章(今江西南昌一带)和永嘉(今浙江永嘉)养蚕可以一年几熟,生丝产量很是可观。

在冶铁业方面,东汉时发明的水力鼓风法更加普遍使用,炼钢技术也有新的进步。南朝著名的医药家和炼丹家陶弘景说:“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

① 左思:《蜀都赋》。

②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

①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者”①。“生”是生铁,“鍒”是熟铁,“杂炼生鍒”是一种“灌钢”炼钢法,即把生铁片熟铁片放在一起加热,利用生铁含碳量高、比熟铁先熔解的特点,使生铁液灌注到疏松的熟铁片中,使熟铁片含碳量提高而成为钢材, 再经反复锻炼成为优质钢,用来制作刀镰。灌钢法比过去的块炼法和百炼法优越得多。技术上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只要把生铁和熟铁的比例配合好, 就可以得到不同含炭量的钢。这一炼钢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炼钢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需要指出,陶弘景既然提到当时已使用灌钢法生产的钢制作刀镰,那么在南北朝时期这种炼钢法当已比较普遍。因此,这一新技术想必不会产生在南朝,很可能在东晋时即已出现了。

瓷器的制造在孙吴时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东晋时制造技艺又有提高。这时生产瓷器的地方散见南方各地,比较突出的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会稽是春秋时越国所在地,所以这里的产地称为越窑。越窑生产的青瓷,遍体青莹,造型美观。江南有许多地区的制瓷技术,也逐渐接近于越窑水平。近代从六朝陵墓中出土的青瓷器很多,墓葬不论大小,差不多都有青瓷出土。“东晋以来,青釉瓷上常加上酱色釉彩斑,晕 入釉汁,鲜润绚丽”。“其中玻璃釉的一种,嫩绿微黄,晶莹明彻”①。足见这时的瓷器技艺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东晋和后来南朝的瓷器生产,已为后来唐时的越瓷打下了基础。

还要指出,东晋时的造纸业技术也有相当进步。我们已知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此后新的造纸法渐在各地推广。东晋发明了用藤皮作的藤皮纸,这种纸质地优良,超过以往用破鱼网、树皮、麻头等原料作的纸张。剡溪一带(今浙江曹娥江上游)和余杭县由拳村(今浙江余杭县南)都以生产藤纸著名。这时不但造纸技术提高,同时产量也很大。大书法家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一次就给谢安九万多张。东晋末,桓玄曾命令“古无纸,故用简, 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②。纸的使用已很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