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冬至、腊八与祭灶

十月初一是人们为祖先亡灵送寒衣的节日。这时,天气寒冷,人着棉衣, 于是,也挂念祖先会在阴间受冻,就用布或纸做成衣服焚化,送给祖先,使他们温暖地渡过严冬。因此这个节日叫做寒衣节或烧衣节。

届时,清廷“时享宗庙”,颁宪书,乃国之大典。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这里,寒衣是在门外烧的,实际上清代绝大部分地区要诣先茔, 焚寒衣于墓前。寒衣节是清代普遍流行的节日,这还有另外的原因,就是清代除个别地方外,一般都不过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寒衣节就显得重要了。寒衣节同清明、中元一样,很多地方有城隍出巡的风俗。

寒衣节还有其他风俗。有祭祖先、土神的;有祀牛、劳牛的,如贵州普安直隶厅“土人祀牛王,食牛以糍糕,即以其余挂之角上”①。广东佛冈厅“农家以粉糍挂牛角劳牛”②。十一月的节气——冬至在清代被普遍地作为节日。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所以又叫长至。此后,进入“数九”,最为寒冷,可谓“冬至”了。冬至节一般“仪如元旦”,在一些地区又称“亚岁”,它的仪文礼节重于常节,因此清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

清皇朝重视冬至节。“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③。地方上,“官府行朝贺礼毕,群相称贺”④。此节尤为士人所重。冬至日在北半球,越往北越昼短夜长、气候寒冷,冬至节也是北方重于南方。

清人有冬至节祭祖的风俗,或祀于家,或祭于墓,在聚族而居的地区, 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此外,冬至节还要拜孔子、拜老师和尊长。如河南偃师县“士人祭始祖、拜先师、拜先生”⑤。有的地方还为皇帝祝寿,如安徽铜陵“长至日祝圣寿”⑥。

事实上,清代除士人尤重冬至节外,一般的民人也亲友间互相拜贺,称为拜冬、贺冬。

冬至开始数九,清代还流行数九歌和消寒图的风俗。对于后者今人略疏, 请看《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载:“至日数九,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 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毕,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东南还盛行作节令食品。

③ 隆庆:道光《永州府志》卷 5《风俗志》。

① 王粤麟:光绪《普安直隶厅志》卷 4《风俗》。

② 龚耿光:咸丰《佛冈厅志》卷 3《土俗》。

③ 《帝京岁时纪胜》第 36 页。

④ 聂光銮:同治《宜昌府志》卷 11《风土志·乡俗》。

⑤ 汤毓倬:乾隆《偃师县志》卷 5《风俗志》。

⑥ 朱成阿:乾隆《铜陵县志》卷 6《风俗》。

综上所述,清代的冬至,是一个包含祭祀、交际、节气、饮食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节日。

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上古有腊祭的风俗,佛教传入中国后,传说十二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从宋代开始,佛寺在这天行佛事, 做腊八粥,并送予施主的风俗,固有的和外来的风俗掺在一起。

每到腊八节,人便早起,根据各地的物产和家庭的经济情况,用各种米、豆、果品等物做成腊粥,成为节日的主食,或者还要祭祀或馈赠。《帝京岁时记胜》载:“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象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合家聚食,馈送亲邻, 为腊八粥。”

腊八食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风俗。或凿冰祀神、贮窖;或作腊肉、腊醋、腊酒、腊水,如荆州府“是日人家汲水贮盎,谓之腊水,酿秫曰腊酒, 盐脯曰腊肉,盖亦周礼之昔酒,大易之腊肉也”①。人们认为腊八节做的食物经久不坏。而且认为把腊八粥“遍置于花木上,次年无虫且茂”②。

清廷中颇重视浴佛节,实际对腊八节也很重视。如曾为雍正帝藩邸后改为喇嘛庙的雍和宫,在腊八节,宫内要用大锅煮腊八粥供佛,喇嘛僧人诵经, 然后把粥分给一些王公大臣品尝。

腊八节还有些人生仪礼值得注意。如河北祁州“童男髠发,童女黔耳”①。湖北随州“或亦为女郎穿耳问名”②。

腊八节的日期也有特殊者,河北、山西的一些地区是分初五、初八两部分的,如山西武乡县“初五日以干蔓菁及诸豆合煮,名曰五豆,初八日以后枣果作粥,名曰腊八粥”③。山西解州、泽州腊八节不在初八而在初五。杭州的腊八粥,是在十月八日④。

总之,清代的腊八节已普遍流行,这是以饮食为主的节日,其他意义不很明显。

十二月二十三(四)日的晚上,清代民间有祭灶神的风俗,是灶王节。该节临近元旦,有的地方又叫“小年”、“小年夜”,“小除”等名称。祭灶神的日子,大致来说,北方多在二十三日,南方多在二十四日。特殊情况也是有的,湖北宜昌府二十二日祀灶,二十三日扫屋,而广东遂溪县则是二十五日送灶。

清人认为十二月二十三(四)日,灶王爷要升天汇报人间的善恶事,因此人们为他送行,请他吃好的,而为人们隐恶扬善。祭灶时要燃灯,由男子拜祭,口中要说“勿以恶事言上帝”之类的话。但不能保证灶王爷不说坏话, 人们便采取一些措施。浙江《云和县志》载:“二十三日夜祀灶,物用粉团糖饼,谓灶神朝天宫言人过失,用糖牙,取胶牙之意”;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这叫“醉司命”,湖南醴陵就有此俗。陕甘地区祀灶还有用雄鸡的风俗,说是送神归天。为灶神饲马,常将草剁碎,和上豆

① 倪文蔚:光绪《荆州府志》卷 5《风俗》。

② 黄卬第:乾隆《成县新志》卷 2《风俗》。

① 王楷:乾隆《祁州志》卷 1《舆地·风俗》。

② 文龄:同治《随州志》卷 12《风俗》。

③ 白鹤:乾隆《武乡县志》卷 2《风俗》。

④ 黄华节:《腊八粥》,载《东方杂志》31 卷 1 期。

子,放在旁边,或者扔在屋顶。

此外,“赶乱岁”、“口数粥”、“照田蚕”的风俗别具一格。照田蚕就是以光照田间示秋报,《永州府志》载:“村落燃火炬照田亩,烂然遍野, 以祀丝谷,谓之照田蚕”。苏州则叫做“照田财”。《永州府志》又载:“煮赤豆作糜,合家同食,虽远出未归者,亦分贮之,小儿与童婢皆与,名曰口数粥”。《清嘉录》认为,这是为了辟瘟气,如果“杂豆渣食之,能免罪过”。“赶乱岁”之俗,山西《武乡县志》说:“武俗娶亲正七二八以至六腊皆论利月,惟自十二月二十四日及除日,阴阳家以为百神登天,时无禁忌,名曰赶乱岁。故一切嫁娶,凡早有妨碍者,至此皆不论利月,亦不另择吉日云”。

祭灶也为清廷所重,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皇帝自于宫中祀灶以为常”

①。

除了以上介绍的十二种主要节时节日外,清代还有填仓、龙头、春社、

文昌会、花朝、三月“上巳”、浴佛、天贶、重阳等重要岁时节日。

① 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第 825 页,中华书局 198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