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区镇貌的发展变化。

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天下四大镇的街区和镇貌也在迅速变化。康、乾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区域和商业区域已基本形成。冶铁业主要集中在镇西南部地区,陶瓷业主要集中在石湾一带,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南部的乐安里、舒步街、经堂古寺、仙涌街一带。商业闹市区则集中在北部、中部地区。乾隆至道光年间,佛山铺区从二十五增加到二十七个;街巷从二百三十三条扩展到五百九十六条;墟市从三墟六市发展为四墟十一市;码头津渡

⑥ 宣统《湖北通志》卷 21《舆地志·物产三》。

⑦ 乾隆《汉阳府志》卷 28,《食货·物产》。

⑧ 《汉口丛谈》卷 2。

① 《汉口丛谈》卷 3。

② 转引自范植清:《鸦片战争前汉口镇商业资本的发展》,《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 年第 2 期。

③ 乾隆《大清一统志》卷 149《开封府》。

④ 参阅李长传:《朱仙镇历史地理》,《史学月刊》1964 年 12 期。

从十一个发展为二十八个①;编户人口则从二十万发展为二十七万,若加上旦民和外地流入佛山的谋生者,实际人口不会少于三十万②。至此,佛山发展成为“周遭三十四里”的繁华大镇。

景德镇的街区在清初也有很大发展,时称:“列肆受廛延袤十数里,烟火近十万家。”③到嘉庆年间,景德镇街市的范围“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咀,前后街计十三里”④。景德镇从此成为天下注目的泱泱巨镇。这个规模,一直保持到解放前夕。

汉口的街区随着入清以后商业贸易的繁兴而不断修建扩大。乾隆四年, 增建接驾嘴、三善巷、艾家嘴等街道⑤。到嘉庆年间,接驾嘴已是“上下数里,商贾云集,五方杂居,尤为汉口市盛之区”⑥ 。汉口的堤外,是淤塞的襄河故道。昔时“荒沙一片”,此时也“居民丛聚,渐成街市”。“民居鳞比,十倍于前,但名堤街,几不知为湖堤矣”①。到道光初年,汉口已发展为“东西三十里有奇”的江畔雄镇②。

朱仙最盛时,市区范围,北至今离镇四里的小王店,南至八里的腰铺, 东至三里的宋寨,西至二里的豆腐店,面积约五十方里。贾鲁河贯穿镇中, 把全镇一分为二。河东为东镇,河西为西镇。镇内街道店铺林立,呈专业性聚集。东镇的主要街道有:经营南北杂货的杂货街,经营爆竹作坊的炮房街, 米麦商铺集中的曲米街,油业行店集中的油篓街,普通商铺较多的仙人桥街,其中以杂货街最为繁盛。西镇的主要街道有:普通商铺相接成排的西大街和顺河街,经营京广苏杭时货的京货街,经营估衣典当的估衣街,经营铜器作坊的铜货街,其中又以西大街为最繁盛。全镇街道布局整齐,南北行的街道宽约四米,东西行的街道宽约三米。房屋多平房式,墙坚基固,院整式宏。朱仙镇人口有多少?尚未有确切材料证明。不过有人估计朱仙镇全盛时有户四万,人口二十余万。③五十方里的镇区范围,二十余万的城镇人口, 俨然是北方一大巨镇。

应该指出,朱仙镇兴盛的时间不长。乾隆以后,因“河身逼仄”、“镇河不治”,“商贾有所畏忌,而货聚于周家口,不以镇为贾区”④。

① 参看乾隆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 1《乡城志》;《光绪十年佛山清涌碑记》。

② 参阅罗一星《论明清时期佛山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国史研究》,1985 年第 3 期。

③ 乾隆《浮梁县志》卷 1《疆域上·风俗》。

④ 《景德镇陶录》卷 1《图》。

⑤ 宣统《湖北通志》卷 33《建置志·乡镇一》。

⑥ 《汉口丛谈》卷 2。

① 《汉口丛谈》卷 1。

② 《汉口丛谈》卷 6。

③ 参阅《朱仙镇历史地理》,《史学月刊》1964 年第 12 期。

④ 乾隆《祥符县志》卷 3《河渠志·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