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

清代炼铁炉的规模与明代大体相同,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炉之状如瓶,其口上出,口广丈许,底厚三丈五尺,崇半之,身厚二尺有奇”, 筑炉用灰沙盐醋,外束藤条,用木料支护,鼓风木扇高五、六尺,宽四尺, 由四人操作,装料用“机车”,一昼夜可出铁 12 版,每版 300 斤,日产量

约 1.8 吨。道光初年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记汉中铁厂炼铁炉,高约 6 米, 外用木料支护,成为方形,用风箱鼓风,由十余人轮流曳引,每座竖炉包括采矿、运输炉料在内需工匠百余人。明清时使用焦炭和“机车”炼铁是传统钢铁技术出现向现代钢铁技术转变趋势的重要标志,也是这种转变已有了现实可能性的证明。

坩埚炼铁是中国特有的炼铁方法。咸丰《青州府志》记载:“康熙二年, 孙廷铨召山西人至此,得熔铁之法。凿取石,其精良为◻石、次为硬石,击而碎之,和以煤,盛以筒,置方炉中,周以礁火。初犹未为铁也,复碎之, 易其简与炉,加大火,每石得铁二斗,为生铁。复取其恶者,置圆炉中,木火攻其下,一人执长钩和搅成团出之,为熟铁,减其生之二焉”。这是迄今所知坩埚炼铁最早的文献记载。坩埚炼铁的优点在于炉体构造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使用当地材料。英国人宿克来 1899 年统计晋城、阳城、

太原等地坩埚铁年产量达 5 万吨。

清代仍流传百炼钢工艺。清末魏源《海国图志》征引林则徐奏章:“至熟铁则不可铸而但可打造。其打造之法,用铁条烧熔百炼,逐渐旋绕成团, 每五斤熟铁方能炼成一斤,坚刚光滑无比。”

锌是从十六世纪起传入欧洲的。埃契森《金属史》提到:“1745 年有一批金属锭块从广州交付给瑞典,但货船沉没于哥德堡港。大约于 1842 年, 其中一部分锭块被打捞起来并证实为 98.99%的锌。”英国勃列斯托地方于1738 年开始生产锌,其工艺即源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