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

清代在单色釉的釉料组成和工艺处理方面也有许多新的发展。如雍正时期由含铁原料烧制的青釉,不仅配料准确,而且掌握了火候的变化,釉层莹净、光润,所制成品色调一致,达到了历史上最成熟的阶段。又如由含铜原料烧制的红釉,最著名的有康熙时期的郎窑红,它是在宣德祭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作方法是在白胎上施多层红釉料质,用还原火焰焙烧,使釉料

中的铜变成一种胶体粒子而呈红色。这种胶体粒子在釉层中对光波进行有选择的反射而发出亮光,加上釉层厚、玻璃质强,使釉色浓艳欲滴,红如宝石, 光可鉴人。豇豆红、桃花片、美人醉、娃娃脸等,或艳似桃花或美如朝霞或酷似豇豆红色,有些还带有绿色苔点,足可与郎窑红相媲美,都是深受中外藏家喜爱的红釉珍品。康熙时发明并盛行的乌金釉,除用铁料外还需加入锰和钴料,釉色纯正,黑亮似漆,釉面发出像镜面一样的亮光,是历代黑釉瓷器中水平最高的一种。

清代前期,特别是从雍正开始,在仿制历代名窑名瓷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如仿宋代定、汝、官、钧、龙泉等各大名窑瓷器,配料准确,并能按不同要求掌握好火候,使烧成的瓷器与所仿古瓷器真假难辨。乾隆时期生瓷和各类瓷工艺品的制作都很高明。如仿古铜器、漆器、木器,质感很强, 几可乱真;瓷制的昆虫、鸡、鸭、鹅、残荷、花生等,制作精巧,栩栩如生。这些都进一步说明当时的制瓷工艺,在釉料配制、控制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的技术,以及艺术加工等方面,已达到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水平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