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正确把握小学语文考试

湖南武冈邓元泰镇《教育通讯》编辑部 袁天光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端是对学生的要求过高,结果害多利少,我认为正确地把握考试过程是关键所在。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考试成绩起了主要作用。怎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好考试呢?我想谈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考试方式要新颖多变,小学语文考试一般以笔试、闭卷为主,其次还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适当增加口试、开卷考试等形式。例如低年级的口试可以这样组织,出示一组材料,内容是刘老师到一个生病请假的学生家里家访。

刘老师:邓莉,你的病好了点吗? 邓莉:⋯⋯

刘老师:你安心养病,好好休息。病好了,我帮你补课。邓莉:⋯⋯

刘老师:等你病好了,我们全班一起去登山好吗? 邓莉:⋯⋯

刘老师: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你要安心养病,好好休息。邓莉:⋯⋯

用这一组材料让两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以达到了解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之目的。中年级可让学生有准备地讲故事、说笑话等,高年级可以进行有准备的自我介绍或朗诵比赛等。教师要从儿童的实际水平出发,酌情评分, 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为主。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考试例题要紧扣大纲和教材,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考试是提高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目前,各地都有期中、期末考试,由市(县)统一命题,乡镇统一监考、阅卷、评分,然后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比分数、比名次。为了拉开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试题就要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取得好成绩、好名次,老师和学生埋头在“书海”里,这样下去,试题往往愈变愈难。现在,有不少试卷上故意出一些“冷题”来让学生“上当”,出一些“怪题” 来“难”学生。因此,教师命题时,要紧扣大纲和教材,禁止出偏题、怪题; 既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检查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要能诱导学生的能力,作文命题要尽量让学生做到心中有话讲,写的是自己的心里话,要让学生写得痛快。

三、评卷时要从儿童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的老师为了体现教学的严格, 评卷极其认真,对答案中出现的少数的用错的字或标点过于计较。(排除那些错别字较多,语句不通的答案)对于某些问答题的问答,有的老师拘泥于“标准答案”,要知道,所谓“标准答案”实际是让阅卷者参考的。尤其在改作文的时候,我们应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不必过分地拘泥于审题。儿童逻辑思维性不强,思考问题也不够周密, 所以只要写的内容基本上符合题目要求就行了。主要是看写作基本功,评阅试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能过于拘谨。

四、要现实客观地看待考试成绩。目前,考试成绩似乎是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同样,也成了衡量老师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度。其实这是片面的,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正确地对待考试成绩,成绩好仅能表明智育好,却不能说明其它问题。

总之,我认为:科学地控制考试过程,正确地对待和把握考试,以达到搞好素质教育之目的,提高国民素质和我国在未来世界的竞争能力,在我们当前教改中应引起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