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课眼

山东省 王树军

在单元教学中,必须注重抓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定准方向,抓住“课眼”,才能集中时间解决主要问题,才能冲破旧的模式,为学生创造自学多练的条件,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戏有戏眼,课有课眼。戏眼是一出戏里最精彩的场面,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杨朔在《泰山极顶》中写道:“有人说登泰山而看不到日出,就像一出大戏没有戏眼,味儿终究有点寡淡。”“课眼”意在“揭全文之旨”(《艺概》),这是课文的窗户,正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打开这扇窗,就能窥见全课。抓住“课眼”就能带起对全课的理解,它跟重点、难点并不相同, 有时是在并不显眼的地方,却是咽喉要冲,抓住它全文豁然而解,抓不住就会感到茫无头绪。因此阅读教学时,必须抓好“课眼”。

抓好“课眼”进行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眼”,认识“课眼”。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眼”的位置“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 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从实例出发,“课眼”的位置有以下四种情况:(1)标题即是“课眼”。如《批评和自我批评》,行文就是围绕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进行论述的。又如《坚强的战士》一文,一共记叙了两个夜晚和一个白天的时间。临刑前的一个夜晚,林红鼓励林道静坚持斗争,从侧面表现了林红的“坚强”;临刑前一天,林红教林道静、小俞唱歌,以歌词内容来衬托林红的“坚强”;就义的当天夜晚,写林红深情送礼,英勇就义,把林红的坚强推到了高峰。因而这一课的“课眼”表现在文题“坚强”上。(2)“课眼”居于篇首。梁衡的说明文《晋祠》,主要围绕着“优美”、“古朴”两个方面来展示“我国锦锈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晋祠的。因而,文章在交待晋祠地理位置的基础上,一开始就概括了它“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的特点,这实际上就是本课的“课眼”所在。(3)“课眼”位于篇中。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有这样一句话:“唉!如果竟在这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是菲利普夫妇发自肺腑之言,一个“竟”字活脱脱地画出了菲利普夫妇的迫切心情和侥幸心理。这里的于勒由一个流氓、无赖变成了一个善良的人,由此也生动逼真地刻画出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因此,这句话应视为“课眼”。(4)“课眼”处于篇末。散丈《记一辆纺车》,在生动叙述延安军民大生产运动的情景之后用了“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作结,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此句结束语即是本文的“课眼”。

在教学阅读课文时,也应循此规律,诱导学生把握这统摄全篇的“课眼”, 剖析“片言”与“众辞”的依存关系,从而领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构思, 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感情上受到陶冶,艺术上得到鉴赏。如《孔乙己》一文, 教师就要让学生找表现孔乙己性格关键句子。有的学生可能找出第 10 节当“课眼”:同是读书人,为什么丁举人那样冷酷残暴,把只偷了他家一点东西又写了服辩的孔乙己打折了腿,而孔乙己却落得个“坐着,用手慢慢走去” 的悲惨结局?要肯定学生的钻研精神,然后略加点拨,这里能透视文章主题, 但并不能带起对全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把贯穿小说始终的“笑”当“课眼”。

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收场,他在人们的笑声中表演他的角色,重复他的悲剧,而不同的人(掌柜、顾客、小伙计、儿童)所发出的笑又有不同,如“看着他笑”、“附和着笑”、“哄笑”、“好笑”等,具有不同含义。但这太散了,而“课眼”应该是集中的,于是,我断续点拨,引导:“这些笑,清楚地告诉我们,孔乙己这个人所处的环境,而这样的快活,这样的笑声,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呢?”这一问题犹如向学生心灵池水中投去一石,可能豁然开朗,找到了第 9 节。这一节只有一句话,承上启下, 画龙点睛,它既是客观的描写,也是作者的评价,精辟地点明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不过是充当人们的笑料而已,他在人们心目成为了个可笑的废物。所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作为“课眼” 是比较合适的。

找到了“课眼”,就要在启发提问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课文。如《记一辆纺车》的“课眼”是:“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在教学中我以此为突破口,在布置预习时,除了让学生读“预习提示”外,可以做以下思考题:究竟“乐”在何处?当时为什么“乐”?这是一堂课要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过研读、分析,学生理解了这辆纺车的不平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篇散文的主要教学目的及训练重点也就达到了。

现在语文教改提倡精讲,如果把这个“精”字理解为“精要”的话,那么,抓住“课眼”,举纲张目,既是精讲的主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