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由扶到放地指导学生进行分段训练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第六、七、八三册书的课后练习题中安排有“按下面的意思”或“按下面的提纲”或“按下面的段意”的要求来设计的分段训练。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这一训练认识分段是怎么一回事,理解分段的目的。在训练上,采取了由教师扶着学生照样子分段的办法。九、十、十一册书的课后习题中安排有“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训练,意图是让学生在理解分段目的的基础上,学习运用一些常用的分段规律逐步熟练形成能力。在训练上,采取由半扶半放的办法过渡到放手让学生独立地给课文分段。不难看出,教材已给我们编排了一个内容训练学生按提纲或段意给课文分段, 再过渡到训练学生直接给课文分段,最后训练学生独立地给课文分段的训练序列。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教材的这个编排意图,在这个序列的指导下,遵循认识论的规律,由扶到放地指导学生进行分段训练。试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分段指导为例,我先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段。这篇课文,是按事物的特点为顺序写的, 共分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二自然段描写作者家乡春天里美丽的杨梅树;第三自然段简要写了端午时节杨梅成熟了;第四至六自然段分别具体描述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和滋味。学生在讨论这课的分段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分段法:第一种,分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 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第三至六自然段是第三段。第二种,分四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二段,第五自然段是第三段,第六自然段是第四段。第三种,分三段。第一段是第一自然段,第二至五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六自然段是第三段。这时,我没有肯定谁对谁错,也没有简单地宣布分段结果,而是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学生讨论后指出第一种分得正确, 第二、三两种分得不合理,并指出了分得不正确的原因。最后教师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有关这类课文的分段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分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