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地位的变化

战后以来,各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发生很大变化,美英两国在世界贸易地位削弱,西欧、日本则相对加强,世界贸易出现美、德、日三足鼎立之势。

战后初期,美国由于发了战争财,经济急剧膨胀,1947 年它的出口占世界出口额比重为 32.5%,居世界各国之首。当时的联邦德国及日本分别仅占0.5%和 0.4%。50 年代以后,由于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竞争力日趋削弱,其在世界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原联邦德国和日本,随着其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增长,其商品的竞争力增强,对外贸易随之迅速发展,贸易增长速度一直超过美国,其在世界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至 70 年代末的 1979 年,原联邦德国和日本在世界贸易的比重分别升至 11%和 6.6%,美国则下降至 11.4

%。这期间,原联邦德国和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基本持平,它们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也几乎不相上下。进入 80 年代,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但在 1985

年以前,美国仍一直保持其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地位。至 1986 年,情况发生变化,该年美国在世界贸易的比重下降至 11.1%,而原联邦德国所占比重则上升至 12.2%。战后美国一直保持了长达 40 年的出口大国的地位,终于为原联邦德国所取代。从 1986 年起至 1988 年,原联邦德国一连三年一直占据世

界最大出口国的宝座。至 1989 年,由于美国农产品出口大幅度增加,其出口总值在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上升至 11.7%,再超过原联邦德国,恢复其世界最大出口国的地位,而且近几年来比重有所上升, 1992 年美国在世界进出口贸易总值的比重为 13.3%,而德国是 11.1%,日本是 7.6%; 1993 年美国所占比重再上升至 14.2%,德国是 9.6%,日本是 8%,他们之间的差距又拉大了。

战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收支严重失衡,也是他们在世界贸易地位变化的反映。美国自 1971 年上半年出现 1978 年以来首次贸易逆差后,逆差额逐

年扩大。进入 80 年代情况更严重。 1979 年逆差额为 300 亿美元, 1987

年高达 1700 亿美元,以后虽稍有减少,但大多数年份逆差额都超过 1000 亿

美元。 1992 年逆差额为 1050 亿美元, 1993 年达 1410 亿美元。原联邦德

国和日本的情况则相反。原联邦德国从 1952 年起,外贸一直是顺差,而且顺

差额不断扩大。 1970 年顺差额是 44 亿美元, 1978 年已跃升至 214 亿美元,1989 年更高达 714 亿美元。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并后,贸易顺差额有所减少, 1992 年顺差额为 210 亿美元, 1993 年为 310 亿美元。日本战

后的对外贸易大多数年份是顺差,特别是 80 年代以来,顺差额大幅度增加,

1986 年顺差额高达 832 亿美元,1992 年增加到 1070 亿美元, 1993 年再增

至 1190 亿美元,顺差额为德国的 3 倍多,是世界头号贸易顺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