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产生、地位与作用第一节 资本主义前生本方式下的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

对外贸易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如前章所述,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因此,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条件: 一是育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国家(或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的出现。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只能依靠集体劳动来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然后按照平均的原则在公社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因此,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不存在对外贸易。

原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少许剩余,于是在氏族公社、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虽然这种剩余产品的交换是极其有限的,但是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这忡交换带有了对外的性质。另外,氏族公社、部落之间的简单物物交换往往由首领或酋长直接进行,交换所得也被他们占有,这便产生了私有制。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促进了交换,而交换反过来又推动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以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为特征的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速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氏族公社、部落之间的商品交换日益成为经常的现象。手工业的出现,意味着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随着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进一步扩大,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从而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阶级和国家,商品流通也扩展到更大范围,并超出国界,对外贸易便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