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水及其类型

自然界中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等形式赋存于天空、地表及地下。降落在陆地上的水,一部分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江河,注入海洋;一部分就地蒸发,返回大气中;还有一部分渗入地下,储存于土壤或岩石的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年复一年地互相转化,不断迁徙, 构成自然界的水循环。

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地下水,被称作重力水。凡重力水能够通过的地层称为透水层,重力水不能透过的地层称隔水层。透水层被重力水饱和后就是常说的含水层。自然界中,含水层和隔水层常常互相叠置、相间分布。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不透水层(隔水层)以上的重力水,称为潜水。大气降水是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丰水季节潜水补给充足,贮量增加,潜水面上升,埋深变浅;枯水季节,补给量减少,潜水位下降,埋深加大。埋藏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称承压水。承压水由于存在隔水层顶板而承受静水压力。如果承压水位高于地表,承压水将能自喷到地表。

由于隔水层顶板的存在,承压水受外界气候、水文等影响小,水位、温度、矿化度等均比较稳定。承压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质构造条件,最适宜于承压水形成的是向斜构造和单斜构造。凡是埋藏于松散岩土孔隙中的重力水, 称孔隙水;存在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称裂隙水;贮存于可溶性岩石溶隙中的地下水,称岩溶水。裂隙水、岩溶水的形成和发展,与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等有重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