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穴

穴,即基址,也就是龙脉止聚、砂山缠护、川淑潆回、内敛向心之处。前亲后倚,左右相称。一般是同主山、明堂、案山、朝山在一条轴线上。其中心点,称“天心十道”。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宅舍以中堂为正穴,墓地以金井为正穴。

龙、砂、水、穴四要素构成理想的阴阳宅模式,往往自然界具有这些基本要素,但难达到标准,故须经过人工修饰、加工,形成“上壤吉地”。

明十三陵墓地的选择、确定和修建过程即按风水要求进行的。明永乐朱棣在南京篡夺皇帝位置后,于永乐五年(1407 年)决定迁都北京,开始兴建宫殿。两年后,即永乐七年(1409 年)第一次回北京,派近臣和风水先生选择墓地。初选多处,经过对比和他本人察看,确定十三陵位置,将黄土山改名天寿山,并动工修建长陵。这里原有村落叫康家庄,位于山前盆地中,三面环山,中间平坦如一大宅院。南端两座相对小的山峰:左蟒山(后改名为龙山)、右虎山,守护着南大门。中间有温榆河从西北向东南曲折流过。这一形势符合风水四科的要求:军都山为祖山,从西南蜿蜒而来,远处海拔1015m 的八达岭为少祖山,近处天寿山为主山,两侧东山和西山为青龙砂、白虎砂,其后面峰峦为护山砂,东山口为水口砂,虎山低为案山,龙山高大为朝山。据说选此陵地的是江西的风水先生叫廖均卿,当向朱棣汇报时,赞为“吉壤”、“万年寿域”,朱棣十分满意,用了 4 年时间建成第一个墓地

——长陵。之后又相继建了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和思陵,计十三陵。其中定陵于 1956 年发掘,1959 年正式建成定陵博物馆,人称“地下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