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教造像和壁画
根据记载,道教早期是不供像的。《老子想尔注》上说:“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像也。但可从其诚,不可见知也。”就是说,道教之神至高无上,变化无穷,人们无法见到他的真容。但是这样不利于教徒对神的参拜和在民间的传播。为了把老子真容塑造成画,东汉桓帝延禧八年(165 年) 在宫中最初铸造老子像和佛像。在石窟与摩崖造像方面无论在时间和规模, 都晚于和小于佛教。现存造像多为唐、宋、元代,其数量屈指可数,著名的有泉州清源山老君石刻巨型造像,太原晋祠塑像,鹤鸣山摩崖造像,绵阳西山观摩崖石窟等。在技法上是中国古铜器、汉画像石、以及古代人物画法的直接继承,具有道教艺术风格,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艺术珍品。
苏州玄妙观老君像刻石是难得的珍品,唐吴道子绘像,唐玄宗题赞,颜正卿手书,宋张允迪摹刻,是我国目前仅存两块老子像碑之一,保存完好, 字迹线条清楚,老子脸部层次清晰生动,衣带飘逸,完美地表现了“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
道教壁画以规模和艺术水平,以泰山岱庙的《泰山神启跸銮图》和山西永乐宫壁画为代表。永乐宫壁画规模之大,人物之多,在国内壁画中也不多见。永乐宫建于元代,壁画历经 110 年之久。壁画分布在道观中轴线上,其中三清殿建筑和壁画规模最大。《诸元朝圣图》长 90.68m,高 4.26m,面积400m2,实绘神像 286 尊。以三清神像为中心,有雷公雨师,南斗六阙、北斗七星、八卦神君、十二生肖神君、二十八星宿、三十二天帝君群像。每位帝君和圣母左右均有十余名玉女侍奉。云气缭绕,壮丽浩荡,显示出元代画家巨大构图能力。线条圆润流畅,色彩浓淡相宜,人物神情各异,有的注视, 有的沉思,有的倾听,构成有序的艺术整体。永乐宫的壁画,继承唐宋以来工笔重彩传统,既有唐人的博大恢宏,又有宋人神工妍美。不仅是元代壁画杰出代表,也是中国现存古代壁画中最宏大、最壮观的作品,被认为是“东方艺术之冠”。永乐宫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