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石

(一)古生物与化石

所谓古生物,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一般以第四纪全新世开始(距今约 1 万年)作为划分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的时间界限。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就叫做化石。生物遗体指的是像动物的骨骼、贝壳、牙齿,植物的茎干、花叶、种子等;动物的粪,猿人或古人使用过的石器、骨器等则为生物遗物;而虫迹、足迹,外壳形成的印模、人类祖先用火形成的灰烬等都属于生物遗迹。

古代生物并不是都能在地层中保存下来成为化石,形成化石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化石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 生物死亡后,生物体必须迅速被掩埋,以防止外界的风化和破坏。如果生物体暴露在外,任凭风吹日晒,动物啃咬,遗体就易氧化腐烂或遭受破坏,不易形成化石。一般在滨海、湖泊、洞穴等环境中死亡的生物则较易被掩埋而形成化石。

  2. 被掩埋后的生物遗体还要经过充填、交替、蒸馏等不同类型的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例如动物骨骼、贝壳等硬体的孔隙和细胞组织中,往往被CaCO3、SiO2 等矿物质充填,从而保全原来硬体的形状与构造。这个石化过程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

  3. 一般必须具有不易分解的生物硬件,如骨骼、牙齿、贝壳、树干、孢粉等。因为那些肌肉、皮肤等软组织不仅易腐烂分解或被其他动物吞食,而且在地层内受到温度、压力等作用,还会迅速分解、挥发。

可见生物死亡成为化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人做过一些统计,古代生物能够形成化石的比例大约不会超过 5%。也就是说,大部分生物遗体被风化或腐烂掉了。目前已知的保存下来的动植物化石物种,全世界只有 13 万种左右。

如果说文字是记载人类社会历史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化石就是大自然史册的天然记录者。我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公元 1031~1095 年)曾在太行山一带发现岩石中镶着螺蚌壳,他当场解释说:“这里过去是海滨,这些螺蚌壳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体变成了化石,⋯⋯但今天海洋已距太行山千里之遥了⋯⋯。”精辟地论述了沧桑的科学道理,正确地阐述了研究化石对恢复古地理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