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貌成因

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共同结果。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形成地表基本起伏(巨型、大型地貌),向着增强地势的趋势发展;外动力地质作用趋向于削平地表的基本起伏,向着减弱地势的趋向发展。这种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贯穿在从地球形成以来的一切地貌演化过程中。

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岩石和地质构造。不同种类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成分、不同的结构构造、不同的颜色,因而就有不同的抵抗风化剥侵作用的能力。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抗蚀性也不相同。地质构造形态对地貌形成与发育有重要影响,这体现在地貌对构造的适应性上,许多地貌发育与构造线(褶皱轴、断裂带等)相一致或部分一致。特别是流水地貌,更易于适应各种构造形态。

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不断变化发展。各类洞穴、各种象形石景、各地奇峰怪石⋯⋯,都将随时间推移而改变自己面貌。

各种类型和成因的地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则有沿纬向呈水平分布规律和沿山地呈垂直分布的规律。这种分布规律与一定的气候条件有联系。各个气候带或气候区都有独特的外力作用方式和一定的外力作用强度,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组合。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地貌来说,地貌的分布和一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地壳构造运动的方向以及时间有一定的联系。地貌类型包括大陆形态和海底形态两大部分。大陆形态,从大范围来说,包括山地、平原和盆地三大类。山地又可根据其形态或成因进行分类。例如按山地的形态,即按高度可将山地分为高山(绝对高度>3500m)、中山(绝对高度 1000~3 500m)、低山(绝对高度 500~1000m)

和丘陵(绝对高度 200~500m)。按山地的成因可将山地分为由地壳运动形成的褶皱山、单面山、断块山;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类型的火山;以及经长期切割而形成的山原等。平原也可根据绝对高度和成因进行分类,例如按高度将平原分为低平原(海拔高度 0~200m)、高平原(200~600m)、高原

(600m 以上)及洼地(海平面以下);按成因则分为剥蚀平原、侵蚀平原、堆积平原、岩溶平原及构造平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