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岸与岛礁

陆地和海洋间的分界线,即海洋水体与大陆交互作用的地带,称为海岸带。海岸带由海岸、潮间带以及水下岸坡三部分组成。狭义的海岸,系指高潮线以上到海蚀崖上缘之间的狭窄的陆上地带。根据海洋所接触的陆地形态,可将海岸概括为平原海岸与山地丘陵海岸两大类。海岸和其他的自然界事物一样,处在无休止的运动和发展之中。“沧海桑田”是中国古代人民对

不断变化着的海岸所作的生动概括。

海岸带的地貌和堆积物,是海水和大陆交互作用的历史记录,是在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其中以波浪的作用最为活跃。海洋中的波浪以风浪为主。当风吹过海面时,通过压力和摩擦作用,将大气中积聚的能量传递给海水,使海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作圆周运动,海面随之发生周期性起伏,形成波浪,波浪的最高部分称波峰,波浪的最低部分称波谷,相邻二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叫波长。波浪运动既是波形的传播,又是能量传播的形式。波浪的能量与波高平方成正比。波浪愈大,其所具的能量也愈大。海水深度比波长大得多的海域的波浪,叫深水波,它的运动不受海底的影响。当波浪运动到水深等于波高的浅水区时,发生波峰翻卷、波浪散碎,形成泡沫飞溅的破浪(或称激浪、击岸浪)。波浪破碎后的水体,形成向岸冲击的强大水流。它是一股强大的运移海岸带物质的动力,是塑造海岸带的重要力量。据测定,此时海水的冲击力,在每平方米面积上达一万至三万千克。在苏格兰的威克港,激浪曾掀动重达 2600t 的水泥块体。如此强大的冲击力对海岸的破坏作用是不难想像的。

海水对岩石、矿物的溶蚀能力比淡水强。海水对玄武岩、正长岩等的溶蚀作用速度比淡水大 3~14 倍。SiO2 质的石英颗粒,在微碱性(pH=7.5~8.4) 的海水中也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由击岸浪对海岸基岩的冲蚀,波浪携带粗碎屑物的磨蚀,海水对海岸基岩的溶蚀,以及砂砾物质在波浪作用下的搬运与沉积,促使在海岸塑造成了一系列极具观赏性的海蚀与堆积地貌:

海蚀穴:岸边呈带状分布的凹槽,叫海蚀穴。它是某一时期海面位置的 标志。如果它在海岸垂直方向上多次出现,说明海岸带曾发生多次间歇性上升运动。其高度则是海岸上升幅度的尺度。舟山群岛普陀山的潮音洞、梵音洞就是典型的海蚀穴。

海蚀崖:海蚀穴顶的岩石因下部掏空而不断崩坠形成悬崖,叫海蚀崖。崩坠物若很快被波浪冲走,则重新发育海蚀穴,使海蚀崖继续后退。

海蚀拱桥:向海突出的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的作用,可使岬角两侧海蚀穴蚀穿而互相贯通,形成拱门状形态,称海蚀拱桥。

海蚀柱:由于海岸带基岩岩性及裂隙发育的不均一性,在海岸后退的过 程中,蚀余而突立于岸滩上的石柱或孤峰,称为海蚀柱。它也可由于海蚀拱桥之拱顶塌落而形成。我国海南岛三亚市以西约 20km 处的天涯海角,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天涯海角原是下马岭山脉的余脉,由花岗岩构成,呈岬角伸入大海。该处的“南天一柱”,就是岬角受海浪冲击后退,残留在海滩上的海蚀柱。它好似擎天玉柱,屹立在潮间带上。

海滩:海岸带的沉积物,主要在波浪和沿岸流的作用下产生移动。向岸 边运移的沉积物,被激浪流带到岸边堆积,形成海滩。沙砾质海岸的海滩大多是由砾石、粗沙等粗大物质组成。由于它们受波浪往复运移,所以磨圆度良好。由粒径小于 0.05mm 的粉沙和淤泥物质构成的淤泥质海滩,岸坡极为平缓,海滩比较宽广。作为海滨浴场的休闲度假旅游地,沙砾质海岸的海滩更引人入胜。特别是花岗岩或片麻岩类的基岩海岸,在滨海地带往往形成优质沙滩。

岛礁:四面环海与大陆不相连的小块陆地称之为海岛(即海洋中的岛屿),这种被海水阻隔着的封闭环境,往往形成它自己独具特色的小环境。

从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方式,都具有诱人魅力。一些无人定居的荒岛,被用来饲养、繁殖与保护动物,开发观光、狩猎等旅游项目。如旅顺口西北的蛇岛,已被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在这一总面积约 1.2km2 的小岛上,有着 1.3 万条黑眉蝮蛇,吸引着众多游客乘船观赏。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域中的珊瑚岛和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石灰质残骸堆积而成。它们像散落在辽阔洋面上的明珠,景色旖旎,有不少已成为国际盛名的旅游胜地。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沿海环绕一群珊瑚礁,叫大堡礁,长达 2000 多 km,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