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最后说一下农民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过去,为了反对那种否定农民革命和农民斗争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的论调(这种论调,在旧中国的著作界中是习见的),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中,对农民革命和农民斗争的评价出现了过于“拔高”的倾向。这种倾向应该纠正。但它并不是在学术界中居支配的倾向。就太平天国的研究来说,一方面我们过去对太平天国的弱点,作过比较恰当的分析,如 1951 年人民日报纪念太平天国一百年的社论。在另一方面,确也有一些著作,作了某些不切实际的评价,甚至对于单纯农民革命中难以避免的弱点也曲为解说,加以美化。
现在,我们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总结经验时,特别深切地感觉到中国社会经过长期的封建历史,具有广大的小生产经济的特点,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广大的小生产经济是滋长专制主义、个人崇拜、官僚主义、不讲究效率的坏习惯的基础。近代史研究者,对于中国社会的这些特点,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当然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我觉得有下列几点可以说一下:
第一,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不能不具有各种弱点,即使是在起来进行革命斗争的时候。但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都生活在长期的封建传统积小生产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表现在农民身上的弱点也不能不影响到社会各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甚至无产阶级都受到影响。中国的资产阶级中的大资产阶级不用说,就是民族资产阶级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封建性。中国无产阶级是有其突出的优点的,但这种优点中也包含着弱点。它和农民有天然的联系,这当然是优点,但也因而容易受农民小生产者的影响。农民所具有的弱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无产阶级的身上。这种现象是值得注意的。第二,在对农民和农民革命的弱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时,必须充分肯定农
民在近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从所代表的生产关系上说,资产阶级是比农民先进的阶级,但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上说,农民群众远远超过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缺少农民。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敢于向下层群众中寻找力量,这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所不敢做的,但是辛亥革命终究没有能真正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也就不能不失败。无产阶级能够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就因为无产阶级的党领导了广大的农民,把农民群众的力量组织和发动起来的缘故。
第三,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有八亿农民的国家,这是一种困难。从它造成困难的意义上说,八亿农民好象是个沉重的包
袱。但是“包袱”可以转化为财富。清朝时候有一个官员向英国人说,如果我们中国每个人衣服的袖子都长一寸,你们兰开夏的织布工厂就得成倍地增加生产。外国资本家也曾寄希望于中国的市场。但是旧中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处于极端贫困的状况,所以人口众多的中国并没有成为现实的市场。现在我们正在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使八亿农民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富裕起来,并且还要逐步提高文化。当八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逐步地提高文化,那将成为多么巨大的力量。单就市场这一点说,八亿农民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广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如何建设富裕的、民主的、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农村,这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基础。我们近代史研究者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有所贡献。为此, 我们就一定要对农民的弱点作恰如其份的分析,并且充分地估计农民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本文是作者在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原载《学术研究》1981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