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东汉时称尚书为近臣或内职。又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西汉后期大臣权势过重,皇帝丧失权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刘秀虽然保留三公的名位,却不授与实权,实际处理政务集中在尚书台。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和太尉。司徒是丞相改称的,管民政,权力比丞相小得多。原御史大夫改称司空,但不再管监察,改为负责重大水土工程。太尉掌军事。三公职位虽高,徒有虚名,并无实权。权力集中于尚书台,凡机密要事全部交给尚书处理,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三公辟召官吏, 最后须经尚书核准;尚书不仅能举荐弹劾大臣,而且还有收捕和诛罚的权力;国家大事,常由尚书商议决定,三公负责执行。东汉后期政论家仲长统指出:刘秀“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加强尚书台的权力,是从西汉武帝开始的。西汉晚期,尚书权势提高, 机构也随之扩大,成帝设尚书员 5 人,分管吏民上书和刺史、守、相等事。刘秀即位,又扩大了尚书台组织,加强尚书台的职权。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令之副)各 1 人,下设尚书 6 人,分管六曹(曹相当于部)事
务,这 8 位官员称为“八座”。六曹就是后来六部的起源。三公曹主管考课诸州郡事务;吏曹主管选举、祭祀;二千石曹主管司法诉讼;民曹主管修缮功作、盐池园苑事务;客曹主管少数民族及对外事务;中都官曹主管水、火、盗贼治安等事。每曹尚书下辖尚书侍郎 6 人、尚书令史 3 人;尚书台共有尚
书侍郎 36 人,尚书令史 18 人,职掌文书起草。反映出有更多的事需由尚书台处理。由尚书台总理国政,是汉武帝有意识地将相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的继续和发展。章帝以后,尚书权势更重,“出纳王命,赋政四海”①,但在国家机关行政体系中,尚书台仍隶属于九卿的少府。终东汉之世,尚书令的官秩不过 1,000 石,仅相当于大县的县令,按制度规定不能统领百官群僚。
①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① 《后汉书·李固传》。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后来设立了领录尚书事制度,就是由三公或大将军等加上“领尚书事”或“录尚书事”的头衔,参予中枢决策,把徒有虚名的丞相和国家行政轴心的尚书台连接起来,使尚书台成为实际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皇帝控制下的尚书台专权用事,实际上就是专制皇权的加强。这种皇权与相权的权力再分配,虽然限制了大臣擅权,却导致了东汉后期外戚、宦官更相挟主秉政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