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诸侯王国的变化

分封异姓诸王,是刘邦对付项羽的权宜之计,这一策略在战胜项羽的斗争中也的确收到了巨大成效。楚汉战争结束以后,刘邦成了大一统的封建帝王。在他看来,异姓诸侯王的作用不仅丧失,而且还成为刘氏天下的严重威胁。因此,在他登上皇帝宝座后就开始一一铲除异姓王。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

首先被消灭的是燕王臧荼。臧荼本是项羽的部将,中途降汉,和刘邦关系最疏远。刘邦即位以后,只有臧荼一个异姓王没有受到加封。公元前 202 年十月,臧荼在惶惶不安的心境中起兵反汉。刘邦率兵讨平后,改封亲信大巨太尉卢绾为燕王。卢绾和刘邦同里同日生,是刘邦幼年的同窗好友。

其次被消灭的是楚王韩信。公元前 201 年十二月,刘邦派到楚地的耳目报告韩信“行县邑,陈兵出入”,有谋反之嫌。加之韩信窝藏楚将钟离昧, 刘邦遂对这一并不符合事实的密报深信不疑。刘邦采用陈平之谋,宣称要巡游云梦泽(今洪湖洞庭湖一带),约定在陈会晤诸侯王。韩信为解除刘邦的怀疑,逼死钟离昧,将他的首级献给刘邦。韩信一到陈地,即被拿下,以被告谋反罪押往洛阳。大概是查无实据吧,刘邦赦免了他,贬为淮阴侯,留在京师监视起来。至公元前 196 年,吕后以谋反罪名杀死韩信。

继韩信之后,刘邦又以谋反为借口,先后杀掉了梁王彭越和九江王英布,韩王信和燕王卢绾逃往匈奴,赵王张敖(张耳之子)被废为列侯。在刘邦死前(公元前 256—前 195 年),除长沙王吴芮外,异姓王都被消灭了。长沙王得以幸存,是因为封国僻远,民户微少①,构不成对汉中央政权的威胁,又处在汉与南越的缓冲地带,可以作为防御南越的前哨,所以直到文帝时才因为无后而国除。

刘邦在翦除异姓王的同时,并没有象秦代那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而是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刘邦在总结秦亡的原因时,除了确认暴虐是主要原因外,还认为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也是秦短命的关键所在。认为周行分封,享年八百;秦以孤立,十五年而亡。再者,在经济凋敝的条件下,高祖也无力直接控制全国。所以,刘邦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 9 个同姓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屏障。这九个同姓王是:齐王刘肥、楚王刘交、吴王刘濞、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梁王刘恢、赵王刘如意、淮阳王刘友、燕王刘建。刘邦晚年和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①。以同姓王代替异姓王,在当时确曾起到拱卫中央皇权,巩固刘氏天下的作用,但也种下了叛乱和分裂的祸根。

此时,同姓王国辖地达 39 个郡②,而中央直接管辖的土地只有 15 个郡, 其中还夹杂有许多侯国和公主的汤沐邑,要分去很多租税。由此可见,汉初中央政权的力量虽然对每一个王国都占有压倒优势,但如果几个王国联合起来,就能相当或超过中央政权的力量。王国“大者跨州连郡,连城数十”, 如齐国辖地 6 郡 73 县,代、吴各辖地 3 郡 53 县,楚国辖地 3 郡 36 县。中央对封国的控制比较松弛,中央派太傅辅王,派丞相统理王国众事,并规定没有中央虎符不得发兵。但诸侯王的权力仍然很大,王国的政权机构和中央

① 据《汉书·贾谊传》,长沙国只有 2.5 万户。

① 《史记·吕太后本纪》。

② 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郡考》。

基本相同,诸侯王可以任命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可以自征租赋,自铸货币,自行纪年,实际上处于半独立状态。

高祖之世,刘氏诸王多未成年,王国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相和太傅手中,分封的弊病尚未表现出来。吕后统治时期,打击刘氏诸王,大封诸吕为王、侯,王国发生了分合变化。到吕后八年(公元前 180 年),共有诸侯王

国 14 个。其中吕氏 3 国:燕、赵、吕(梁国更名);诈惠帝子 3 国:常山

(割赵)、淮阳、济川(本齐济南郡);刘氏 6 国:淮南、代、吴、齐、楚、

琅邪(割齐);张氏和吴氏各 1 国:鲁(夺楚薛郡置)、长沙。

吕后死,刘氏诸王和西汉大臣合力平定了诸吕之乱,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即文帝。除长沙外,其余诸侯王都是刘姓,同姓王的势力迅速膨胀起来。汉初所封诸侯王,已历两、三代更迭,与文帝血统关系疏远,分封弊端显露, 诸侯王日益骄横,“出入拟于天子”,甚至不听天子诏令,露出不臣的迹象。公元前 177 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去太原迎击匈奴入侵之机,从济北举兵反叛,为王国武装反抗中央之始。3 年后,又发生了淮南王刘长谋反事件。两次叛乱虽然很快被平定下去,但王国和中央的尖锐矛盾并未缓解。

当时,许多人都认识到了诸侯王国潜在的威胁,认为在安宁的表象后面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好比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①,纷纷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文帝刘恒在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以后, 于公元前 164 年采用贾谊的建议,实行“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②。文帝把自己的儿子封在梁国,封国扩大到“大县四十余城”,以抵制血

缘疏远的诸王;分齐国之地为 7 国③,分淮南国之地为 3 国,把王国分小,

以削弱诸侯王的实力。这时王国总数增加到 17 个,即高祖末年的 9 国(本

10 国,荆王贾无后,国除)加上济北、济南、淄川、胶东、胶西、城阳(分齐置)及卢江、衡山(分淮南置)8 国。文帝末年,异姓长沙国因无后除。景帝刘启(公元前 156—前 141 年)即位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

更加尖锐。景帝继续推行以亲制疏的策略。在即位的第二年(前 155 年),

封亲子 6 人为王,新封 6 国为河间、广川、临江、汝南、淮阳和长沙,加上

文帝末年的 16 国,此时共有王国 22 个。可是,以亲制疏之策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与血缘较疏的王国抗衡的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王国问题。

继贾谊之后,晁错多次向文帝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中央,但文帝没有接受。景帝时,吴王刘濞图谋叛乱的形迹更加明显,晁错又上“削藩策”。他认为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

① 《汉书·贾谊传》。

② 《汉书·贾谊传》。

③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又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7 页。传统说法是分齐国为六。

其反迟,祸大”①。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先后削夺了赵国的常山郡,楚国的东海郡以及胶西国的 6 个县。公元前 154 年,又准备削夺吴国会稽郡和豫

章郡,吴王刘濞乘机纠合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 6 国,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发动了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西进叛军遇到梁王刘武的顽强抵抗,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大军平叛,只用了 3 个月时间叛乱就平定了。七国之乱的平定是西汉从诸王割据走向中央

集权的重大转折。公元前 145 年,景帝下令缩减王国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改丞相为相,掌王国政事;内史治民和郡太守相同,直接听命于中央;取消御史大夫、廷尉、宗正等官职,将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②。至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王国名为封区,实际上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郡一级地方行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