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王为皇帝

“王”在殷、周、春秋和战国前期,是天子的称号,表示天下归心之意。嬴政在灭六国之前,称为“秦王”。战国中期以后,周天子的权力日益衰弱, 各国诸侯相继称王,争夺天下。统一战争结束以后,秦王政认为“王”的称号已经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贵,于是令大臣们议帝号,他说:“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①诸大臣博士商议结果认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②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作为头衔。可是,秦王政仍不满意,他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创造出“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新头衔。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为了表示皇帝与众人不同,还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如皇帝的命令称“制”和“诏”,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凡文书中遇到“皇帝”、“始皇帝”、“制曰可”等字样时,要另行抬头,顶格书写。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朕”,臣民对皇帝称“陛下”,史官记事称皇帝为“上” 等等。

他还废除了传统的“谥法”(即对去世的君王赠予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不准后代臣子借“谥法”褒贬皇帝。秦王政自称“始皇帝”,子、孙继位,为“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这就是嬴政被称为“秦始皇”的由来。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③ ,凡行政、司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法、立法、任免官吏、军事、征收赋税、重大工程营建,无不取决于皇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都要按照皇帝的意志办事。有关国家的大小问题,大臣们可以发表议论和提出不同方案,但一律须由皇帝决断才能付诸实行。

皇帝行使权力的方式,一般是在朝则听理朝政,批阅奏章;外出巡幸则监察官吏,察看民情。秦王朝规定所有上报给皇帝的重要公文,必须经皇帝亲自审批。皇帝的决断与批示写成诏书,下达给有关主管官员作为处理问题的依据。听朝有朝议制度和朝会制度两种形式。朝议制度是由氏族社会时的氏族会议发展而来的。秦始皇虽然以极权专制著称,但朝议制度并未废弃。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王更号为皇帝,以及实行分封制度还是郡县制度,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争议很激烈,最后由皇帝裁断。这种朝议制度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制约作用的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朝会制度是指皇帝临朝听政与朝会日期的制度。

皇帝行使权力的凭证是玺、符、节。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的大印,才能称为“玺”。相传秦始皇以和氏璧制成御玺,方四寸,交五龙,上有李斯所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小秦篆。符为兵符,多用于调兵遣将。符多作伏虎状,分为两半,右半存于国君,左半发给将军。秦始皇规定,调动士卒 50 人以上,必须持有皇帝的虎符为凭。否则,就是违法。节也是一种信征,使臣执以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