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

汉代察举制度至东汉后期已弊端丛生,外戚、宦官把持用人大权,“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情如鸡。”① 再者东汉末年以来,人口大流徙,无论士、庶大都流离乡土,秦汉以来的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人士的出身里爵、道德才能,均难以稽考,以乡里组织作为基础的“乡举里选”制度就无法实行了。

曹操为了扩大其统治基础,采用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先后几次下达“求贤令”。他反对把所谓“门第”、“道德”作为用人的主要标准, 主张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不论品德如何,都可以重用。他下令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由政府按等级选任官吏。公元 220 年,曹丕在代汉称帝前,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颍川士族陈群的建议,普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具体做法是:由司徒选择在中央政府任职“贤有识鉴”的官员②,兼任其出生郡的“中正”(齐王芳时又增设州中正), 负责考查与他们同籍散处在各地的士人,品评高下,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送给吏部,任命官职,所以九品中正制也称“九品官人法”。中正在评定人物时,综合考查他们的门第和德才,定出“品”和“状”。门第(家世官位高低)称“品”,个人才德的简要评语称为“状”。

九品中正制推行初期,中正还比较重视状,以人才优劣定品第,按照“唯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了一些人才。实行不久,弊端日生,状越来越不被看重,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了。本来中正是帮助吏部按才能品选人士,却演变成由中正来决定人才的高下。中正又都由本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充任,因而定为上品者,无不是世族名门,选官用人就全凭门第的高低了。这样一来,九品中正制便成为士族垄断选举、操纵政治的工具,由此而形成了日后的门阀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