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灭蜀

魏蜀吴三国中力量最弱的是蜀国。蜀汉后主刘禅统治初期,诸葛亮辅政,内修农战,严明法令,赏罚必信;外结孙权,北伐曹魏,以攻为守。他在平定南中之后,率军进驻汉中,六次出兵与曹魏争夺关陇地区。公元 234 年病死军中。此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遵循诸葛亮成规,内政尚可维持, 社会比较安定,而出兵北伐则更加力不从心。费祎死后,姜维为大将军,在蜀汉政权中,孤立无援。公元 258 年以后,宦官黄皓弄权,政治腐败。黄皓想罢黜姜维,让其同党阎宇掌握兵权。姜维惧祸,于是领兵居外,不敢返回成都。姜维连年北进,与魏军战于陇西,由于蜀汉政权内部矛盾激化,兵员军需得不到应有的补给,攻魏不但劳而无功,反而使蜀汉国力虚耗,百姓愁苦。

公元 263 年,魏大将军司马昭见蜀汉“师老民疲”①,派钟会、邓艾统率

18 万大军分道伐蜀。钟会率 10 万大军为主力,由斜谷入汉中,姜维退守剑

阁。邓艾率领 3 万余人由阴平度险而进,行无人之地 700 余里,连克江油、涪城、绵竹,势如破竹,直逼成都。这时,有人建议刘禅东奔孙吴,有人主张退据南中。刘禅接受益州土著地主集团谯周等人的建议,投降邓艾,蜀汉至此灭亡。这时,姜维被迫降于钟会。次年,钟会叛魏,联合姜维举事。姜维也想借此机会尽杀魏将,恢复蜀汉统治,二人兵败被杀。这是灭蜀后的一段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