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通西域

西域一词是我国古代对西部疆域的惯用名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广义则包括葱岭以西,亚洲西部和欧洲东部一带。

西汉初年,西域的概念主要是指今新疆地方。公元前 2 世纪左右,西域

分为 36 国,绝大多数分布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的绿洲上。绿洲大则国大,绿洲小则国小,大国二三万人,最大的龟兹(qiú cí)有 8 万人,小国几千人,最小的依耐仅 670 人。各国语言不一,互不统属,有的城居,有的游牧,多以城郭为中心,兼营农牧,发展水平不一。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有莎车、于阗、且末、楼兰等南道诸国;在塔里木河以北有疏勒、龟兹、焉耆、车师、姑墨等北道诸国。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有乌孙、且弥、蒲类等,这里水草丰美,人们多半从事游牧业。

公元前 2 世纪初,匈奴冒顿单于征服了西域。在北道的焉耆、危须、尉犁之间设立了僮仆都尉,掠夺人口,索取贡税,把西域作为匈奴向西汉进攻的军事据点和经济基地。

公元前 138 年,汉武帝从投降的匈奴人口中了解到,原来居住在今甘肃敦煌一带的大月氏部落,遭受匈奴攻击,被迫西迁于妫水(今阿姆河),时刻想回来报仇。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是募人出使大月氏,想联络他们夹攻匈奴。

汉中人张骞应募出使,在西行途中被匈奴人抓住扣留。匈奴人为他娶了妻子,迫使他变节投降。张骞坚贞不屈,始终保存着出使的凭证——“节”。在匈奴十余年,后来乘机率众西逃,经大宛、康居,到达大月氏。这时大月氏已占有大夏故地,土地肥沃,户口殷盛,生活安定,又与汉相距太远,不愿共击匈奴,再回旧地。一年后,张骞沿南山(昆仑山)东归,至羌中又为匈奴扣留。第二年(前 126 年),张骞乘匈奴争位内乱逃回长安。张骞出使

西域 13 年,历尽千辛万苦,出使时同行 100 多人,回来时,只剩下他和匈奴侍从堂邑父两人,匈奴妻也跟着到了长安。

①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部刺史条。

张骞此次西行虽然没有达到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的,却传播了汉朝的情况,把西方诸国的地形、物产和风俗等介绍到国内,使汉人闻所未闻, 开阔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眼界,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以击匈奴,并与西域各国联系。乌孙原居于敦煌、祁连之间,与大月氏为邻。西汉初,乌孙为大月氏击败,西迁至伊列水(今伊犁河)流域建国, 人口约 63 万。张骞率领 300 多人的庞大使团,携带大量金币丝绸牛马,并有许多副使随行。张骞至乌孙,乌孙王因其地近匈奴,受匈奴的威胁严重, 不敢和汉朝联合。张骞没有达到目的,乌孙派使者数十人陪他回长安,这是中亚使者第一次到达汉朝都城。张骞派出的副使分别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地,后来也由各国使臣陪同,相继返回长安。

从此以后,中西交通贸易频繁起来,天山南北成为中西交通的桥梁,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