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求学辽东初到奉天

逆流而上的白帆船,载着十二岁的周恩来,离开了江淮平原,向着祖国的北方行进。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长途旅行。在和煦的春风中,船儿驶过了山东、河北,周恩来和三堂伯在天津下了船,转乘火车,穿山越岭,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东北重镇奉天。

大伯父周贻赓在火车站迎接他们。见到久别的亲人,周恩来一头扑进大伯父的怀抱,向他诉说着家乡的情况和旅途的见闻。大伯父也非常高兴地向恩来介绍东北的风土人情。然而这种和谐的气氛很快就被一件事情驱散了。走出火车站不远,大伯父指着路对面一片繁华地区说:“恩来,以后不要到这里来玩。”“为什么?”“因为这里是租界,惹出麻烦,没处去说理。” “租界是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他以前还没听说过这个词儿。“租界就是把中国土地租让给外国人,在这块土地上外国人说了算。”大伯父以一种凄凉的口吻答道。“为什么中国的土地上要外国人说了算?”周恩来大声问道,他的拳头握了起来。“为什么?中华不振啊!”大伯父紧紧地拉住恩来的手,他发现自己的侄儿确实长大了。“中华不振”,大伯父的话长久地在周恩来的脑海里索绕。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腐败的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卖国求荣,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帝国主义列强恣意地蹂躏中国的土地,瓜分中国的版图。东北就是当时帝国主义在华争夺的重点,是民族危机格外深重的地方。1904 年至 1905 年,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势力范围,在我国东北进行了一年半之久的日俄战争,使数十万无辜的中国人惨遭战争劫难。 1910 年,也就是周恩来到东北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武力吞并了与东北仅一水之隔的朝鲜,并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正在为拯救中国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周恩来开始了他在辽东的求学生涯。